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1个

百年书院 最美校服--郑州要闻——中原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评价振华女中是“数一数二的学校,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当年一批社会贤达如章炳麟、蔡元培、李根源、竺可桢等曾出任校董,过问校政。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何泽慧、著名农业科学家沈骊英、著名妇产科医学专家王淑贞、著名作家杨绛、著名记者彭子冈、“长江学者”物理学家佘...
news.zynews.cn/2015-11/23/content_10... 2015-11-23

梅州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获评国家3A景区 --即时新闻...

来到该景区,游客可徒步沿着乡间小道游玩,观赏田园风光,观看百侯鲤鱼灯舞和五鬼弄金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去百侯中学陶行知纪念馆体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可以在百侯老街,品尝百侯美味的薄饼、忆子粄、笋粄、老鼠粄和五香牛肉干等美味小食。(完) [作者: 编辑:]...
news.zynews.cn/2013-08/27/content_66... 2013-8-27

谢绝陪读 生活体验也是教育 --即时新闻--中原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中学德育教育应给学生更多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会独立生活,以绵阳南山中学为例,学校拿出膳食餐厨、清洁工人、保安等6个岗位,让学生轮流体验,通过劳动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学生也从这些乐观开朗的工人身上,学到了微笑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news.zynews.cn/2013-12/18/content_87... 2013-12-18

评纪录片《盗火者》:直戳中国教育最痛处 --即时新闻--中原网

在这些民间行动者身上,甚至依稀能看到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民国先行者的身影。 刘晓梅将自己在拍摄整部纪录片的感觉描述为,“灰蒙蒙进去,透着光亮出来”。 在《重回人的语文》这集里,一批对于现行语文教育颇有不平的人,最终因不甘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开始发声、开始行动。独立教师郭初阳的说法颇能代表这群...
news.zynews.cn/2013-09/18/content_71... 2013-9-18

小升初旺季家长孩子连轴赶考 资源有限或要求太高 --即时新闻...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专家姚文忠认为,家长要不要带孩子参加报名小升初考试,这是他们的自由。但鉴于教育文化储备的不足,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都没办法透彻理解,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进行更加明晰的引导。(特约撰稿钟森) [作者:肖媛媛 编辑:] 上一页 1 2 3 4 分享...
news.zynews.cn/2012-06/19/content_25... 2012-6-19

代表认为《三字经》毒害青少年心灵 众人热议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 现在幼儿园、小学都在学外语,这是不对的,母语都还没学好,就学外语,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教学。在幼儿园、小学这个黄金时段,孩子们应当学习母语、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 “亚洲四小龙”,凡是有中国文化的地方,...
news.zynews.cn/2012-03/23/content_21... 2012-3-23

郑洞国"冒名顶替"进黄埔 向校方坦白后改回名字 --即时新闻--中原网

戴安澜是安徽无为县人,曾经就读南京安徽公学,深受陶行知先生的影响。1924年初,戴安澜响应时任广东粤军第四师团长的远方叔祖父戴端甫的号召,报考黄埔军校一期,却因身材瘦弱被淘汰。戴安澜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了二等兵。在部队里,戴勤奋锻炼,身体情况很快好转。 1925年,戴安澜再次报考,终于考进黄埔军校...
news.zynews.cn/2013-07/12/content_58... 2013-7-12

专家谈北京小升初现状:择校费失去监管很可怕--即时新闻--中原网

我想这也是对陶行知先生说的“知行”关系的理解。就教育公平来讲,很大程度已不是“知”的问题,但“行”的问题就比较难了。改革的动力不足,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治理模式比较陈旧……需要在“行”的方面做一些工作。对于教育问题,大家缺乏的不是道德义愤,不是批判,而是怎么解决,如何去推进它,逐渐变为现实,比如你...
news.zynews.cn/2011-09/05/content_11... 2011-9-5

上海民工子女教育蓝皮书发布 教育资源紧缺或成常态 --即时新闻...

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今天上午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幕。同时发布的《上海民工子女教育蓝皮书》说,本市民工子女教育做法有特色,且成效显著,建立了由市、区县政府实施的公共治理模式。 《蓝皮书》显示,目前本市的非沪籍学生家长中,来沪居住时间5年以内的占28.3%,5至10年的占44.7%,10至...
news.zynews.cn/2013-06/06/content_51... 20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