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86个

未解之谜-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司母戊鼎名字的来源是因为鼎腹内3个清晰的铭文。经过70多年对甲骨文的研究,考古学者已十分确定,这3个字正是“司母戊”。“司”是祭祀,“母”是母亲,“戊”是人名。 巨鼎的铸造竟是为了祭祀一位女性?这位母亲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巨鼎又是哪一位商王铸造而成的呢?
zzwb.zynews.cn/html/2008-05/16/conte... 2008-5-16

神奇的汉字之旅-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那就快来听听汉字的历史吧:“传说文字是黄帝的一个官员仓颉造的,起名为‘文字’。到了商代文字改为甲骨文,它是最古老、较成熟的文字,最早用来占卜。周代时文字改为金文,秦代时,秦始皇改为小篆,汉代时为大篆,魏晋时已有了行书、楷书。新中国成立后,对复杂的汉字进行了统一规范,形成了今天的汉字。”...
zzwb.zynews.cn/html/2017-11/30/conte... 2024-5-9

看老师“拆图解字” 孩子听入迷-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老师就讲:“我”的原意,最早就是一种武器,有长柄和三齿的锋刃。但是,从甲骨文开始,就代指第一人称。 随后,老师还找出了《汉字演变500例》一书中关于“我”字的演变。 再比如“天”字,老师讲起来也很有意思。 “天,读音tiān,汉语名词,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
zzwb.zynews.cn/html/2017-09/15/conte... 2017-9-15

河南国宝又现身《如果国宝会说话》-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比如,节目对三星堆青铜人像的介绍是:“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对太阳神鸟金箔的介绍是,“这款美瞳我要了”;还有“因为刻骨,所以铭心”的甲骨文……一向以严肃形象示人的国宝“说明文”,竟然不按套路出牌,公开卖萌,不仅给节目加分,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
zzwb.zynews.cn/html/2018-01/12/conte... 2024-5-15

宋代雕砖“上演”宋杂剧-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的贾湖骨笛,安阳殷墟出土的3500年前刻有“鼓、龠、舞”字样的甲骨文,都表明先民们的音乐歌舞技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禹州出土的周代巫傩青铜面具,则无疑是戏曲脸谱的上古先祖。 戏曲源头在中原 □晚报记者 曹继慧 通讯员 董焱 在河南博物院的二楼七厅陈列着一组温县宋墓出土的杂剧人物雕砖...
zzwb.zynews.cn/html/2007-06/16/conte... 2007-6-16

三件河南文物将亮相《国家宝藏》-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与《千里江山图》、妇好鴞尊、贾湖骨笛、越王勾践剑等大名鼎鼎的文物相比,陶三通、亚长牛尊和YH127甲骨窖穴这三件文物貌似平平无奇,实则不然,它们各有千秋,在向观众讲述文物背后故事的同时,展现中国考古学的成长史。 陶三通1972年出土于安阳殷墟白家坟,水管每节长42厘米,管外径21.3厘米,表明当时铺设地下排水管时已...
zzwb.zynews.cn/html/2020-12/09/conte... 2020-12-9

小学开设繁体字教育不是好主意-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甲骨文到篆,从篆到隶楷,总是不断地由繁变简。或者说,中国文字的发展总是朝着便于文化传承的方向发展的。古文字或者繁体字要不要学习和了解?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不仅繁体字要学习,而且有些远古的文字也要学习和研究。但是,这种学习和研究要分对象。我以为在普遍使用简化字的大环境里,除了一些专家学者,普通人...
zzwb.zynews.cn/html/2008-03/14/conte... 2008-3-14

到商代遗址 看3600年前“城的模样”-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这里还是中华汉字寻根之地。郑州商城出土的11字习刻字骨,意义重大。郑州商文明见证了汉字书写系统的形成。在郑州商文明基础上,安阳殷墟发现的晚商时期甲骨文、金文已经确立了相对成熟的文字形式和书写体例,并被周代继承。秦帝国“书同文”再次规范了文字书写。作为文化与制度的体现者和承载者,汉字系统绵延至今。
zzwb.zynews.cn/html/2021-04/30/conte... 2021-4-30

教育部新规:禁止高考答卷使用繁体字网络语言-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

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网络语言……今年所有非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都不能写入高考试卷。教育部近日出台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与旧版考务规定相比,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改为“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一变化提醒高考考生,今年答卷中,特别是写...
zzwb.zynews.cn/html/2012-05/19/conte... 2012-5-19

文化名流,站在文化名城说炎黄-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之后,又出现过“疑古风波”,他们怀疑东周以前的历史可能都是伪造的。这个概念一下把中华文明的历史缩小至3000多年,但由于甲骨文逐步地被破解,这个疑古思潮便不能成立。 至今,虽然黄帝还是个传说中的人物,可我们却感觉隐隐约约地能够看到他,有多方面的史料可以认识他。甲骨文证明司马迁对古代史的描述,特别是对商王...
zzwb.zynews.cn/html/2008-04/08/conte... 20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