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87个

-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张海潮,河南郑州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政协委员,“魅力河南”十大人物,郑州市人大代表。他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格调古雅、高迈、洒脱、清新,境界有一团和气之风貌。温婧...
zzwb.zynews.cn/html/2008-06/04/conte... 2008-6-4

开启寻根之旅 探究华夏起源-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河南有着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地大物博,纵贯了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有“殷墟甲骨文渊地、岳母雕青忠义家”的安阳,有“魏晋风流载史册、宋唐文韵启新程”的洛阳,有“龙殿门前分善恶,包公府内辨忠良”的开封,还有“华夏泱泱万古长,燧人取火辟洪荒”的商丘,等等,正是这些人文历史连接了华夏民族的文明,河南省出土...
zzwb.zynews.cn/html/2020-09/27/conte... 2020-9-27

3000多年前 商人的医术有多高?-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统计,在殷墟甲骨文资料中,已记载疾首、疾脑、疾目、疾耳、疾口、疾舌、疾胸、疾齿、疾足、疾骨、疾有梦等50余种疾病,涉及内科、外科、五官科、骨科、神经科、肿瘤科、传染病科等。 商人对很多物质的药性非常了解。殷墟花园庄东地发掘54号墓时发现,墓主人左侧股骨有创伤,其他部位的...
zzwb.zynews.cn/html/2018-11/09/conte... 2024-5-17

一砖一瓦“演绎”千年历史-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秦代的砖素有“铅砖”美喻。秦砖的特征,纹饰主要有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小方格纹等图案以及游猎和宴客等画面。一块块秦砖汉瓦、一件件甲骨竹简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古老的荥阳又是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zzwb.zynews.cn/html/2015-06/04/conte... 2015-6-4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亮相香港-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展览展出的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玉戚璧,郑州商城出土兽面乳丁纹铜方鼎,安阳殷墟出土刻辞甲骨、青铜礼器,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王子午鼎,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成组青铜礼、乐器等,为研究夏商周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直观的物证,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原文明的面貌和精神特质。
zzwb.zynews.cn/html/2024-04/03/conte... 2024-4-3

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这篇名叫“四方风”的甲骨文约出自公元前1200年的殷朝时期。四个方向的风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这表示,在该时期,“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 战国后期 “二分二至”+“四立” 《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
zzwb.zynews.cn/html/2016-12/01/conte... 2016-12-1

军旅书法家刘家业 甲骨文书法展亮相郑州-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本报讯 8月1日,军旅书法家刘家业甲骨文书法展在河南省文化馆举行。展览将持续至8月9日。 刘家业1936年出生于河南睢县,原济南陆军学院副教授,军旅书法家。刘家业擅长古篆,多体兼顾,曾撰写古篆专著两部,多次在美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国举办书法展,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洛杉矶博物馆、澳大利亚罗托鲁...
zzwb.zynews.cn/html/2017-08/02/conte... 2017-8-2

加快推进河南博物院新院等项目建设-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加强宣传推广,聚焦“老家河南、天下黄河、中国功夫、中华古都”四大超级IP,打造一批重大文旅地标;融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文物游径,开展特色研学、推动交流合作,打造以殷墟甲骨文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名片,让各类文物“动起来”,更好助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加快推进河南博物院新院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博物馆体系...
zzwb.zynews.cn/html/2024-01/19/conte... 2024-1-19

王殿卿《水文字研究》出版-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近日,《水文字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选取了100多个与水字有关的汉字,从汉字造字法“六书”入手,对每个汉字形音义三要素进行溯源,探讨了这些汉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等字形的演变脉络。一字一文,自成篇章,汇集起来可谓一部汉字发展史。
zzwb.zynews.cn/html/2015-04/03/conte... 2015-4-3

未解之谜-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司母戊鼎名字的来源是因为鼎腹内3个清晰的铭文。经过70多年对甲骨文的研究,考古学者已十分确定,这3个字正是“司母戊”。“司”是祭祀,“母”是母亲,“戊”是人名。 巨鼎的铸造竟是为了祭祀一位女性?这位母亲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巨鼎又是哪一位商王铸造而成的呢?
zzwb.zynews.cn/html/2008-05/16/conte... 200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