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90个

古老的甲骨文有了新“活法”-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甲骨文大数据平台”使前沿科技和古代文物“亲密接触”,让甲骨学焕发新生机。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正式实施,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组织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工作启动,运用现代科技突破文字释读瓶颈,推动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12...
zzrb.zynews.cn/html/2019-11/06/conte... 2024-5-17

甲骨文“马”字长啥样<BR/>快来绿城广场看看吧-郑州日报数字报...

昨日,一场由市民自办的“马年话马”甲骨文字公益展在绿城广场举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马”吸引了众市民驻足观赏。 “3000年前甲骨文上就有关于马的记载,这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不绝的一个见证。”昨日上午,在绿城广场“马年话马”甲骨文字展现场,48岁的市民韩书清侃侃而谈。韩书清老家在七朝古都安阳,...
zzrb.zynews.cn/html/2014-01/24/conte... 2014-1-24

遇见汉字的“前世今生”-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当天上午,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选手们的游学之旅首先到达位于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前身,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等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穿越时空,沿用至今。 从远古刻画符号起源,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现行的楷书、行书、...
zzrb.zynews.cn/html/2019-10/30/conte... 2019-10-30

年——五谷丰登庆丰年-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甲骨文“年”字,上面是“禾”字,下面是“人”字,像禾谷成熟,人背着一捆“禾”回家之形,表示丰收之年。故许慎《说文》:“秊,谷熟也。——《说文》。”甲骨卜辞中“受年,不受年”等,都是关于禾苗是否丰收,是丰年的占卜。 古时,庆祝“丰年”不是在今日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那天,而是指禾苗成熟之际便庆祝“...
zzrb.zynews.cn/html/2016-02/25/conte... 2024-5-25

漓江路小学学生 跻身2023甲骨文识读大会十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

漓江路小学学生 跻身2023甲骨文识读大会十强 本报讯(记者 李杨)近日,“中华字都·安阳”2023甲骨文识读大会在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圆满落幕。管城回族区漓江路小学四年级学生赵新元经历了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力战群雄,最终以出色的表现获得“十强选手”称号。
zzrb.zynews.cn/html/2023-06/07/conte... 2023-6-7

打造中国龙形象品牌-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省会...

“当薄雾轻轻散去,两条巨龙腾空升起,我们感到由衷的震撼。”谈起参加郑州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典礼的感受,甲骨文专家王宇信说,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使我们全球华人缅怀炎黄二帝又拥有了一个精神家园。 “炎帝和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始祖,是炎黄子孙心目中有着无限神奇活力的龙;是变幻无穷、充满智慧力量、追求成功的化身...
zzrb.zynews.cn/html/2007-04/20/conte... 2007-4-20

《汉字霓裳》翩然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李颖)记者昨日获悉,由安阳市殷都区政府、甲骨文建设发展基金会主办,甲骨文艺术团、安钢艺术团倾情演出的中国首部大型汉字服装舞蹈剧《汉字霓裳》将于12月17日在河南省人民会堂演出,这是该剧首度在郑州亮相。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是中华文明至今所知最早的文字形式,汉字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流...
zzrb.zynews.cn/html/2010-12/08/conte... 2010-12-8

演化顺序-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演化顺序 甲骨文→金文→ 篆体→ 隶书→行书→ 草书 →楷书 善——上善若水利他人 甲骨文“善”字,由“羊”(表示祥和)和“目”(寓意看起来十分美好)组成。“善”字本义是表明一个人心地善良、和蔼可亲,成语“慈眉善目”,就秉承了甲骨文“善”字本义。钟鼎文、金文“善”字,把“目”变成了两个“言”字...
zzrb.zynews.cn/html/2016-03/31/conte... 2024-5-25

牛元英:<BR/>架起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桥梁-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架起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桥梁 靳录 今年70多岁的牛元英先生是新郑人,对于解读甲骨文字和卜辞,他潜心研究了18年。 牛先生说,幼时五六年的私塾熏陶,使自己从小就对古文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有一种浓厚的古文化情结。上高中时,就立志要研究古文字。上大学时却学了工业,并不是自己的本意。退休后有了更多的空余时...
zzrb.zynews.cn/html/2015-06/10/conte... 20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