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2个

汉室功劳谁第一 纪庙丰碑表忠义-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在殿内又重新修塑了纪信坐像,高3米有余,以供游客观赏、瞻仰和缅怀。此碑刻现收藏于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 在纪信庙里,还有着唐、宋、金、明、清、民国等历代各式碑刻30余块,碑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文体体裁来记载和歌颂纪信的忠烈事迹的。“纪庙丰碑”融合了不同文体体裁和各种书法艺术,是...
zzwb.zynews.cn/html/2017-02/14/conte... 2017-2-14

郑东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 开展党建共建暨廉洁共建活动-郑州...

本报讯 6月15日下午,郑州市郑东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与中建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在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暨廉洁共建活动。郑州市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张云峰、副馆长戴建增,郑州市郑东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俊峰,纪委委员、法务监察总监王刘廷,郑州新发展...
zzwb.zynews.cn/html/2023-06/29/conte... 2023-6-29

《穿越历史的迷雾——仰韶文物现身记》(一)-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

2005年夏,中国地质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冯向阳博士带人清理库房的岩石标本时,突然发现了3个神秘的标本箱,里面装的竟然是中国仰韶时期的陶罐和陶器碎片。6000年的陶器相对地质博物馆的几亿、几十亿年前的地质标本来说太过年轻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立即就此展开了调查,一个中国地质学家和一个瑞典地质学家的往事开始浮出水面...
zzwb.zynews.cn/html/2008-08/29/conte... 2008-8-29

到大河村遗址 探寻5000年前“星空下的村落”-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

根据规划,规划建设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博物馆陈列、遗址本体和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及场景复原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着力讲好黄河故事之郑州仰韶篇,打造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在中国较具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史前文化展示区。 “总体布局结构为‘一核、两景、三片’...
zzwb.zynews.cn/html/2021-04/30/conte... 2021-4-30

新密:祝融文化的发祥地-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他考证发现北京周口店,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文化为北京源文化,获得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最新国际科研成果,并促成了该馆一亿七千万元新馆国家建设投资。他是河北省山戎文化的发现者,考察发现了世界上极其罕见的巨大遗迹——三千年前巨手崖刻祭祀台,新华社报道建议列入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山戎文化被列入国家文化...
zzwb.zynews.cn/html/2016-05/13/conte... 2016-5-13

情系文物40载<BR/>张振明候选<BR/>7月“中国好人榜”-郑州晚报...

7月“中国好人榜”投票评议已开始,我市张振明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64岁的张振明原是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馆长,参加工作40余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文物事业第一线。 1975年,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时任古荥村12队队长的张振明带领村民们协助郑州市博物馆开展工作。发掘工作结束以后,郑州市博物馆委托张振...
zzwb.zynews.cn/html/2016-07/11/conte... 2016-7-11

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向前 共同谱写新的发展篇章-郑州晚报数字报...

当日下午,在市长何雄陪同下,谷澍一行来到商代王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亳都古巷项目、城南印象阜民里文化街区等处,考察调研产业发展、遗址保护、文旅融合、城市更新等工作,对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赏。调研中,何雄表示,当前郑州正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心聚力抓项目...
zzwb.zynews.cn/html/2023-04/11/conte... 2023-4-11

管城区新增5家“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本报讯 5月18日上午,管城区科协在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了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管城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建伟,管城区文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岚出席仪式。 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市丝路文化博物馆、郑州晶石造器博物馆、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郑州红木文化博物馆5家单位被授予“郑州市科普教育基地...
zzwb.zynews.cn/html/2023-05/31/conte... 2023-5-31

“中华第一鼎”<BR/>从8000年前穿越而来-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据介绍,这件乳钉纹陶鼎从8000多年前穿越而来,现馆藏于河南博物院,新郑博物馆存放的是其复制品。裴李岗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陶鼎,为手工捏制而成,鼎身呈深腹盆形,口沿以下满饰粗疏的乳钉,不仅增加美感,更起到加固器身的作用,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为久远的陶鼎。作为实用的炊器,陶鼎多使用夹砂陶,以增强其耐热性。
zzwb.zynews.cn/html/2016-07/01/conte... 2016-7-1

“豫见”传统之美 感受非遗魅力-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据介绍,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全国活动主场城市落户洛阳。届时,洛阳将举办“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一带一路”大遗址保护分论坛、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等多项活动,以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图片展、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等系列展览。
zzwb.zynews.cn/html/2017-06/10/conte... 201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