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108个

100000000河南人被他们感动!一起转发,向老乡们致敬!_手机中原网

恪尽职守、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李庆军,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员额法官,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014年,他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没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任何同事。 每天中午,李庆军都要往返距单位16公里的家里“吃午饭”,其实是为了做腹膜透析。每隔一月,他都要到北京复查,为了节约时间,他总是坐夜间的...
m.zynews.cn/hn/2019-03/30/content_11... 2019-3-30

黑龙江边防战士驾“极地狼”雪橇在界江巡逻(图)--即时新闻--中原网

他们将强烈的爱国热情化作守好国门的实际行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训练执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去,呈现出苦练精兵、磨砺斗志的感人场面:界江寒风凛冽,哨兵威武伫立,边情复杂多变,他们监控不分昼夜,一丝不苟,潜伏、快反演练热火朝天。 今年,除了增加江中封控设施,还增加了视频监控、区段报警、GPS定位、摩托雪橇、新...
news.zynews.cn/2012-12/25/content_37... 2012-12-25

广西国防民兵陆兰军一家三代33年坚守边防哨所 --即时新闻--中原网

他用高强度的训练告诉哨兵,守在边关、上了哨位,该有一种怎样的担当。 去年,上级为哨所配发了信息化监控装备,使哨兵的眼睛“看”得更远、更准、更清楚。面对这一“宝贝疙瘩”,陆兰军又有了新追求:履行好新时期的守边使命,就要从掌握这套新装备开始,练就新的“火眼金睛”。 于是,文化程度并不高的陆兰军带领...
news.zynews.cn/2012-11/02/content_33... 2012-11-2

广西国防民兵陆兰军一家三代33年坚守边防哨所 --即时新闻--中原网

守好国家“小家”安 陆兰军说自己有两个家:一个在山上,是哨所,那是“国家”;一个在山下,是妻子儿女,那是“小家”。 陆兰军的小家离哨所不到5公里,直线距离只有1公里多。可即便如此,他也很少回家。 “只有住在哨所才感觉心里踏实。”由于很少回家,陆兰军每次巡逻路过家门口,年幼的儿子都会跑出来,抱住他哭闹...
news.zynews.cn/2012-11/02/content_33... 2012-11-2

探秘西沙琛航岛:官兵们“时刻都在准备打仗”(图)--焦点新闻...

水警区司令员刘堂表示,在西沙,“爱国爱岛”从来不是耍嘴皮子喊口号,而是守边戍防的实际行动。 42年前,为捍卫西沙领土主权,18名年轻的水兵献出了生命。近年来,面对复杂的海上维权态势,官兵在执行护渔护航等任务时,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战斗精神。 训练场上虎虎生威,守岛战士血性十足。综合训练场上,400米障碍比武你...
news.zynews.cn/2016-04/24/content_10... 2016-4-24

新疆兵团北沙窝哨所“夫妇守卫”春节守护边境线 --即时新闻--中原网

北沙窝哨所曾是一个季节性哨所,每逢夏秋两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6团武装部会派民兵巡逻小分队来此执勤。去年11月,付永强夫妇踊跃报名守边防,并将家当从团场搬到这个偏远哨所。他们的进驻,标志着北沙窝哨所结束了季节性哨所的历史,成为北疆一个常驻哨所。 付永强高兴地介绍说,自从他们安家后,各级克服重重困难,使...
news.zynews.cn/2013-02/14/content_40... 2013-2-14

内蒙某边防团八连近10年抓获企图偷渡人员371人 --即时新闻--中原网

扎根荒漠枯海,以边防哨卡为家,经受住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严峻的边防斗争洗礼,驻守在中蒙边境中断的内蒙古军区某边团八连官兵,奏响了一曲曲保家卫国的壮丽凯歌。 宁受百般苦,也要为国守好门 二连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夏季短暂炎热,最高气温达到45摄氏度;冬季漫长寒冷,最低气温达到...
news.zynews.cn/2012-07/24/content_27... 2012-7-24

从心出发,守护生命 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救护...

中原网讯(赵文源 通讯员 宋静静)4月1日,中原区教育局中学教研室组织,体育教研员张俊老师协调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护讲师、中原区教育局体卫艺科副科长荆军体,以及志愿者郭卉茹、张文峰、彭浩、金方圆到六十六中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六十六中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张永耀、副校长刘亚参与培训...
news.zynews.cn/edu/2024/04/01/1220... 2024-4-1

追寻·闪亮的坐标⑥丨“铁路线”织就的红色纪念地--中原网--国家...

“东方红,太阳升……”伴随着绵长悠扬的旋律,迎着晨起报时笃定沉稳的钟声,从郑州二七纪念馆序厅历阶而上,百年“二七精神”从这里开启,并一路延续。 守护“工+人”的故事 “二七”是地标,也是一把精神火炬。 20世纪初,由于京汉、陇海铁路交会于此,造就了郑州在全国“中”的地理坐标和“十字路口”的独特优势。
news.zynews.cn/hn/2024/04/06/1226... 2024-4-6

【我与我城总相宜】凡人微光 温暖一座城--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郑州,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汇的城市,古老而又年轻。 近年来,郑州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持续集聚,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活力充盈,环境持续改善,正在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人,市民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才和青年群体选择落户郑州。 本报推出“宜居宜业宜游宜人·我与我城总相宜”系列报道,讲述郑州...
news.zynews.cn/zz/2024/01/14/1126... 20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