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490个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南北千年 古运新韵--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元村镇,隶属于南乐县,是典型的运河古镇。据史料记载,元村镇形成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居住之处。北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故名濮阳元村。 商丘 永城 大运河商丘段属于通济渠部分,唐宋时期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肩负着物资运输的重任。粮商、盐商、茶商、丝商聚集,商丘的商业繁荣纵贯唐宋两个朝代。
news.zynews.cn/hn/2024/06/22/1322... 2024-6-22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之洛阳二里头遗址--中原网--国家一类...

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二里头遗址所在的洛阳盆地,是早期王朝理想的建都之地。《吕氏春秋·慎势》记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如今,漫步于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收获过的农田里麦茬泛着金黄,种下的玉米种子已经孕育出了秧苗,一片片向日葵正在涨大...
news.zynews.cn/hn/2024/06/24/1324... 2024-6-24

“源”来如此丨1400多年前,隋炀帝南巡的龙舟曾从这里经过--中原网...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通济渠也是整个隋唐运河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全长650公里,连接了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隋书》中记载:“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文保科王俊告诉记者,“板渚”是古津渡名,在今...
news.zynews.cn/hn/2024/06/21/1321... 2024-6-21

“豫”见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

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开封北宋州桥遗址进行发掘。经考古工作者持续努力,州桥遗址的真容已完全显露,其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河道两侧的石壁,石壁上祥瑞图案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完全一致,可谓历史照进现实。 目前揭露的北侧石壁顶部距地表深度约6.8米,石壁通高5.3米,东西长21.2米...
news.zynews.cn/hn/2024/06/22/1322... 2024-6-22

运河千年“豫”新生丨大运河造就“东京梦华”,开封要为“一座桥...

明末《如梦录》中记载:“州桥下即汴河,其桥脚北过县角,南到小纸坊街口……桥高水深,舟过皆不去桅。”其中提到的汴河,又名通济渠,自隋朝开凿,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黄河与淮河。它自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的板渚出黄河,流经河南开封等多个省市,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全长650公里,先后通航500余年。自唐朝中叶起...
news.zynews.cn/hn/2024/06/20/1319... 2024-6-20

文明古今一脉延--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

生活在5000年前的黄帝,与人们近如咫尺,从未走远。如今一年一度在此举办的拜祖大典,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汉代。新郑市近年来还于每年六月初六在具茨山举办敬拜黄帝嫘祖仪式,并倡导设立中华父母节,以黄帝与嫘祖的名义,传承弘扬中华孝道。 鉴忠堂宝谟楼是新郑城区少有的明代建筑。其主人高拱是明代首辅重臣,离朝...
news.zynews.cn/zz/2024/06/25/1324... 2024-6-25

从河南博物院、商都遗址到“亳都·新象”:行走在古都郑州--中原网...

据明朝编写的《郑州志》记载,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的第二古老的文庙。庙院面积8232平方米,建筑群完整,布局整齐严谨,中轴线上共有三进院落。 进入文庙,东西有牌坊各一座,东牌坊额题为“德配天地”,西牌坊额题为“道贯古今”。自棂星门顺神道而北,经泮池,...
news.zynews.cn/hn/2024/06/23/1322... 2024-6-23

文化中国行|“孔子”驾到 郑州文庙孔子系列展开幕--中原网--国家...

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上可追溯至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灭商后,分封汤十七世后人微子启,建立宋国,宋第二个国君微仲衍后第十五世为孔子。 看到孔子乃商王室后裔,市民郑女士颇为惊讶:“大家都知道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但我以前真的不知道他是商人的后裔。”郑女士仔细观看《孔子印象》展上孔子的生平和家...
news.zynews.cn/zz/2024/06/20/1319... 2024-6-20

三十而立风华茂!新郑: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临空名市--中原网...

据《新郑市志》记载,1995年新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71元,1997年新郑市干部职工人均收入为6269.9元。2023年新郑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004元、30657元。 新郑市新郑新区 数字无言,见证新郑变迁。挺立潮头,更有新郑的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从30年前的十八罗汉闹中原,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新...
news.zynews.cn/zz/2024/06/27/1326... 2024-6-27

拆书帮丨8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谁住进了养老院--中原网--国家一类...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本书依据法典及其他文献的记载,以清代为例广泛搜集75条生动的案例,通过对容隐制度发展轨迹和司法实践的描述,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news.zynews.cn/zz/2023/09/06/975...html 20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