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375个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2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
news.zynews.cn/yaowen/2024/06/24/132... 2024-6-24

国家科技大奖河南何以再获丰收--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

这是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后,时隔近3年再次颁发国家科技奖。万众瞩目中,河南今年再创佳绩,共荣获15项国家科技奖励,包括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既展示了河南近年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对我省矢志创新的重要肯定和褒奖。 “国字号”奖励就要有“含金量”。由于...
news.zynews.cn/hn/2024/06/25/1324... 2024-6-25

...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原...

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在热烈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news.zynews.cn/toutiao/2024/06/24/132398.html 2024-6-24

喜报!巩义一科技工作者荣获2024年度中国老科协科学技术奖

2024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共授予10名同志2024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学技术奖“突出奖”、33个组织和186名同志2024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学技术奖。 于建设同志自2019年任巩义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以来,始终把为林果业提供科技服务、智慧助老、银龄科学健康行动作为科学普及的着力点,全程运筹实施,...
news.zynews.cn/zwspecial/2024/06/21/... 2024-6-21

河南:15个项目获国家级大奖 7个主持项目量质齐升实现新突破--中原...

中原网讯(记者 李娜 陶然)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再创佳绩,共荣获15项国家科技奖励,包括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我省主持项目取得强势突破,共有7个主持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相比202...
news.zynews.cn/hn/2024/06/24/1323... 2024-6-24

曾3次考研的大学校长,成为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今天(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一个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科学界,都叫得响亮的名字。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菲列兹·伦敦奖、未来科学大奖、巴克利奖;35岁当教授,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
news.zynews.cn/zgjj/2024/06/24/1323... 2024-6-24

...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原...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京召开 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快讯: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news.zynews.cn/toutiao/2024/06/24/13... 2024-6-24

时政新闻眼丨一场科技盛会召开,习近平强调锚定这个战略目标--中原...

6月24日上午,一场科技盛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首次共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一次科技含量极高、“最强大脑”同台闪耀的盛会。跟随《时政新闻眼》,一起见证中国科技界“星”光璀璨的高光时刻,共同领悟总书记锚...
news.zynews.cn/toutiao/2024/06/25/13... 2024-6-25

【央视快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4/06/25/132525.html 2024-6-25

科技向新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奖一等奖的纪录。这一年,在自然奖和发明奖的获奖者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岁,而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38岁。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地方考察...
news.zynews.cn/toutiao/2024/06/24/13... 202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