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31个

去郑州 看华夏古国 | 新密李家沟遗址:联结新旧石器两个时代的重要...

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最初使用石器采集、狩猎维系生活,到磨制石器、制作陶器、盖房子,开始从旧石器时代慢慢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就是联结新旧石器两个时代的重要见证。 11日下午,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山河祖国——去郑州看华夏古国”活动采访团来到新密李家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了解旧石器、新石器时代...
news.zynews.cn/zz/2021-04/12/content_12834032.htm 2021-4-12

郑州双槐树遗址入选202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_手机中原网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韦衍行)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布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入选。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
news.zynews.cn/zz/2021-03/26/content_12806499.htm 2021-3-26

行走郑州 读懂最早中国|“九问溯源 奋楫笃行”第一问 8000多年前...

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原地区考古的新时代,作为裴李岗文化发现30多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代表一种全新的文化面貌的李家沟文化填补了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空白——从狩猎、采集的迁徙社会到稳定居住的农业社会,这一人类历史最为伟大的一次社会变革,在郑州地区有了完整的演化历程,中华...
news.zynews.cn/zz/2022-03/28/content_13504617.htm 2022-3-28

煎饼鏊子:一“烙”几千年--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

曾有人认为我国的面食技术是汉代从域外传入,但是陶鏊的发现和确认,证明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掌握了传统的烙焙食物技术。 随着青铜器、铁器的出现,陶鏊逐渐被替代。1989年3月,河南省焦作市嘉禾屯林场砖瓦窑发现一座汉代铜器窖藏,出土了一件极为罕见的带盖弦纹青铜鏊。
news.zynews.cn/zgjj/2023/06/25/843... 2023-6-25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郑州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市_手机中原网

西山遗址,位于河南郑州古荥镇,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城址,距今5300-4800年。 张玉石接受记者采访,介绍西山遗址概况。 上世纪90年代,西山遗址的横空出世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上世纪70年代,史前城址在许多地区大批涌现,但它们的建造多已比较成熟,根据推测,中国理应存在历史更为悠久的城址聚落。”3月31日,河南...
news.zynews.cn/zz/2022-04/02/content_13517448.htm 2022-4-2

“小口尖底瓶”到底是汲水器还是酿酒器?答案来了丨何以中国 行走...

仰韶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仰韶文化以其彩陶闻名,而酒器文化则是仰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17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实地打卡仰韶村遗址,感受数千年前仰韶人的酒器文化。 仰韶遗址的酒器文化主要表现在发现了大量与酒相关的陶器,这些陶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
news.zynews.cn/hn/2024/08/17/1380... 2024-8-17

阎铁成:双槐树遗址——古国时代的绝唱--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有来自南边的屈家岭文化的器物,屈家岭文化是湖北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 ,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彩陶纺轮和陶塑的红陶小动物最具特色,双槐树遗址中发现了屈家岭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双腹盆、双腹豆、双腹碗以及薄胎斜腹彩陶杯等。此外,在双槐树遗址中还发现了安徽薛家岗文化的折腹杯、上海松泽文化的折肩折腹壶、...
news.zynews.cn/zz/2024/10/16/1444... 2024-10-16

2月7日媒体看郑州 | 新质生产力发展结硕果

河南郑州:中原科技城创新驱动展新篇 新质生产力发展结硕果 新华社客户端 郑州航空港区开工首日:项目建设“拉满弓” 跑好开年“第一棒” 新华社客户端 文物里的郑州|新石器时代的“黑科技” 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网视评|新春消费“燃”力十足! 新华网 新春走基层|他们,平凡亦有光 央视新闻客户端 郑州:严肃处理提...
news.zynews.cn/zywzhuanti/1554...html 2025-2-18

硕果累累!郑州考古晒出2024年“考古成绩单”--中原网--国家一类...

裴李岗遗址的这些新发现从石器技术、栖居形态等方面,把郑州乃至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张海看来,2024年郑州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认识。“郑州地区地处中原核心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反映...
news.zynews.cn/zwspecial/2025/02/25/... 20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