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3个

小暑习俗知多少?民间流行“食新”、吃藕_手机中原网

小暑是一个表示温度变化的节气。为了应对之后愈发炎热的天气,民间有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如讲究“食新”;也有人家会趁着天气晴好,晾晒衣物、书籍之类。 小暑的由来 按传统算法,小暑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关于这个节气的由来,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news.zynews.cn/focus/2020-07/06/content_12344894.htm 2020-7-6

惊蛰又名“启蛰”?除了吃梨,还有这些习俗_手机中原网

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一般在公历3月5日或6日。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在历史上,惊蛰还有一个称呼,叫“启蛰”。《夏小正》里的文字印证了这一点:“正月启蛰”。 汉代,汉景帝的名字是“刘启”,当时为了避讳,就把“启蛰”改为惊蛰,意思...
news.zynews.cn/focus/2019-03/06/content_11704922.htm 2019-3-6

立秋里的仪式感:今天你“啃秋”了没?_手机中原网

立秋里的仪式感:今天你“啃秋”了没?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一般而言,一旦进入立秋,气温会逐渐下降,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为了迎接这个节气,人们会“啃秋”、贴秋膘。 暑去凉来之际,谷物成熟 立秋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
news.zynews.cn/focus/2019-08/08/content_11884384.htm 2019-8-8

羊肉汤、糯米饭……你偏爱哪种小寒节气美食?_手机中原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6日电(记者 上官云)“小寒大寒,冻成一团。”从名字便可以看出,小寒节气的一大特点,便是“冷”。它是冬季的的第五个节气,时间在公历1月5日-7日之间。一般认为,小寒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了。 小寒节气与“24番花信风” 按时间顺序,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子月...
news.zynews.cn/focus/2020-01/06/content_12035153.htm 2020-1-6

吃饺子、酿黄酒……立冬时节习俗有哪些?_手机中原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7日电(记者上官云)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立冬,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一般在每年11月7日或8日。同时,它在古代也是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据民俗专家介绍,那时,农民要祭祀地神祈求来年丰收。人们还会吃饺子,举行一些宴饮活动。 资料图:立冬后两场降雪为马牙雪山披上了“白衣...
news.zynews.cn/focus/2018-11/07/content_11572679.htm 2018-11-7

芒种节气的冷知识:为何要“安苗”、吃青梅?_手机中原网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获,也涉及播种。 资料图:芒种节气,田间一派繁忙景象。贺俊怡 摄 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但如果遇到大风、冰雹等天气,往往...
news.zynews.cn/focus/2019-06/06/content_11812164.htm 2019-6-6

白露节气到!为何要饮“白露茶”、吃龙眼?_手机中原网

在漫长的时光中,人们摸索出一套适应节气特点的生活、饮食方式,在此时有饮“白露茶”、吃鳗鱼、吃龙眼等诸多习俗。 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以传统历法来讲,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交节时间范围为公历9月的7日至9日。 秋天中,在白露之前两个...
news.zynews.cn/focus/2020-09/07/content_12455133.htm 2020-9-7

今日处暑 意味着炎热天气将过天气会越来越凉爽_手机中原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也意味着时间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资料图:处暑时节,田园果蔬大批成熟,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的村民们进入抢收抢晒的“晒秋季”。方华彬 摄 关于这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七月中,处,止也,暑...
news.zynews.cn/focus/2019-08/23/content_11900702.htm 2019-8-23

全球华人心向往之的文化盛典——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综述_手机...

5000多年前,黄帝在中华大地统一部落、建都立国,选贤任能,革故鼎新,制衣冠,造舟车,立法纪,播五谷,筑宫室,创文字,知算数,作干支,定历法,使中华民族第一次进入大融合、大创造、大和谐的文明时代。 黄帝是中华道统和治统的重要开创者,黄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在中华儿女心中具有崇高地位。三月三拜轩辕...
news.zynews.cn/zz/2022-04/05/content_13522242.htm 2022-4-5

文兴一言④ | 王祁:殷墟甲骨文承载的文化基因--中原网--国家一类...

至于具体的纪日,商人有六十干支的概念,并在一些甲骨文中详细列举了六十干支,是为干支表。上举卜辞中的“癸酉”“甲戌”,都是干支纪日。周代以后的人们除了用“岁”“年”替代了“祀”,整个体系并没有太大变化。“我们今日所说的农历一年、十二月、三十六旬、六十干支日,都传承自商,这是商文化对中华历法的一大...
news.zynews.cn/hn/2024/06/11/1310... 202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