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0个

浮光微影 | 伊河路的三十个夏天--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

虽然并没有欣然接受,但也没有剧烈挣扎。 自然万物相生相克,本就如此,有什么对错? 我们在赞赏一把椅子的精美时,谁会在意一棵树的悲伤呢? 匠人的美德,也是匠人的邪恶。 我们的认知,也不过是我们的枷锁。 所有的情感,只是人类才有的软弱。 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悲从何来?喜从何来? 但是这第三十个夏天,我...
news.zynews.cn/zz/2024/08/10/1373... 2024-10-4

阎铁成:双槐树遗址——古国时代的绝唱--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双槐树的人们将“中”“和”理念落实在都邑建设中,呈现了以中为尊、均衡对称的布局,象征并强化了社会权力的崇高性和礼仪秩序的重要性,意在追求天地万物的调和、社会成员的安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双槐树遗址一系列天地人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体现了对于天地的尊崇,而这种尊崇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体...
news.zynews.cn/zz/2024/10/16/1444... 2024-10-16

一见·从秘鲁之行,透视中国外交的“文明密码”--中原网--国家一类...

“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那次秘鲁之行,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国会演讲时这样阐释和合共生的中国智慧。 “天地絪缊,和合二气,共生万物。”以“茶”和“酒”妙论文明多彩共生,从一件件文物讲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和合共生...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4/11... 2024-11-16

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_手机中原网

因此,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从来没有否定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所需物质的合法性。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人在宇宙中的重要位置,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也要求人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对待环境、对待他人,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虽然人与其他生命体都是自然界赋予的,但人与其他生命体不同,人有道德意识,有仁性,...
news.zynews.cn/eyes/2020-01/11/content_12040926.htm 2020-1-11

今日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诗话知多少?_手机中原网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诗话:春虽至,雪依旧纷纷,傲梅冒寒开放,呼邻唤友庆年丰。正可谓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啊。 ——— 《立春》 【当代】左河水 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
news.zynews.cn/focus/2018-02/04/content_11295722.htm 2018-2-4

努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道法自然理念最早由道家提出,此后不断发展演变,并影响了法家、儒家等。道法自然的“道”主要指规律、法则,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道法自然强调天地万物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道的运行也是自然而然的,揭示了一种顺应自然的辩证法则。在今天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道法自然更凸显其思想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news.zynews.cn/eyes/2019-02/18/content_11683976.htm 2019-2-18

黄帝故里26幅连廊浮雕 一览中华人文始祖风采--中原网--国家一类...

采铜铸鼎,万物系终 这幅画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帝采铜铸鼎的场景。《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史记·孝武本纪》则说:“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 画中黄帝与大臣居中而立,身后有工匠在采铜,远处为首山之形。正前方,匠人们...
news.zynews.cn/yaowen/2024/04/04/122... 2024-4-4

天地之中·何以为中】系列报道:居中守正声自远--中原网--国家...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天地之中’是一个伪科学、伪命题,宇宙间并不存在着所谓的天地中心。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天地之中’观念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先民对宇宙的阶段性认识。”张得水表示,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农业丰收的祈求,转变为对天文的关注;...
news.zynews.cn/zz/2023/07/22/903...html 2023-7-2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阐释_手机中原网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宇宙的本真状态是生命秩序的和谐,天道即人道。至诚者方能尽其本性,由仁民爱民而爱万物滋养万物,民胞物与,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协和...
news.zynews.cn/eyes/2017-08/28/content_11128737.htm 201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