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173个

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要和群众有真感情 --即时新闻--中原网

对来访群众敷衍应付,能糊就糊、能推就推,有时甚至是麻木不仁。对这些找上门来的群众都如此心态,还谈什么对群众有感情?对送上门的群众工作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深入群众去做工作? 记者:您接访了吗? 薛江武:到安徽以后,我已两次接访。检察长接访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上访人员的全部问题,上访诉求的解决要实事求是,...
news.zynews.cn/2013-10/09/content_75... 2013-10-9

王乐泉: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即时新闻--中原网

要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力度,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防范”活动,健全群众利益协调、保障和诉求表达机制,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要着力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步伐,通过减少...
news.zynews.cn/2012-02/24/content_20... 2012-2-24

河南省高院开通"豫法阳光"腾讯微博 诉求多一个平台--河南新闻...

在中央和全省各媒体负责人的见证下,7月7日下午4点30分,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谦进共同点击开通国内法院系统第二家“围脖”——“豫法阳光”腾讯微博。这不仅给群众提供了又一个监督法院、反映诉求的网络平台,也意味着我省法院正采取多种顺应潮流的沟通方式,关注并重视网上民意,并将网络问政形成常态...
news.zynews.cn/2011-07/08/content_88... 2011-7-8

周生贤: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即时新闻--中原网

我们要真心倾听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环保成效的标尺、改进工作的指南。“接地气”越深入,环保工作的群众基础越牢固。 当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去年10月以来,一些地区长时间频繁出现...
news.zynews.cn/2012-03/22/content_20... 2012-3-22

辽宁群众文化建设纪实 --网友推荐--中原网

面对引领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的职场一族,以及80后、90后等青少年的文化主张,主管部门又该如何尊重和满足他们的诉求? 今天的文化传播,从阵地到方式都开始颠覆传统。手机、互联网功能迅速扩大,面对播客、博客、拍客、微博的迅猛壮大,人与人的文化沟通方式、参与文化活动方式的更新,群众文化建设又将如何适应? 当文化多元、...
news.zynews.cn/2011-02/25/content_80... 2011-2-25

荥阳:心连群众天地宽--郑州日报--中原网

    这些年初从群众中征集来的为民实事,件件掷地有声。日前,荥阳又通过电视、网络等征集2014年为民要办的实事好事。     登陆“荥阳网”,你会看到“有话就说”、“投诉热线”等社情民意栏目。今年以来,借助日益发达的网络新媒体,荥阳市收集整理转办网民诉求747条,回复办结716条,办结率达...
news.zynews.cn/2013-12/18/content_87... 2013-12-18

中国改进信访工作 推进群体性利益诉求矛盾解决 --即时新闻--中原网

意见要求,加大从政策层面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力度,推进群体性利益诉求矛盾解决。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力求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和基层。 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力求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和基层。 采取综合措施,集中精力化解信访积案。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畅通和拓宽诉求...
news.zynews.cn/2012-03/27/content_21... 2012-3-27

以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镇中心工作以作风明显改进促进全镇中心工作...

    访谈,就需要对涉及征地拆迁群众进行普遍谈话,深入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协助镇政府给拆迁工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避免发生个别党员干部拍脑袋决策而不顾群众实际的弊端。针对韩寺镇的大部分农户白天忙于生产的实际,要在夜间上门谈话。通过促膝长谈,交流心思的办法,密切联系群众,问群众冷暖,听民情意愿,听...
news.zynews.cn/2014-04/03/content_92... 2014-4-3

围绕中心工作依靠群众搞党建凝心聚力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郑州...

工作中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妥善解决诉求,尊重拆迁户意愿,形成全民参与推进拆迁安置工作的良好局面。     运用“双治”手段,化解基层群众对拆迁工作的抵触情绪。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作为拆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使群众消除疑惑,解除顾虑,化解抵触,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配合到配合,最终自觉支持拆迁安置工作。   
news.zynews.cn/2014-07/02/content_95... 20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