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17个

组图:盘点领导PS照!都是逆天神作 这是要闹哪样--图说天下--中原网

PS的“神图” 政绩的“画皮” 图为云南昭通政法网的“送锦旗”PS照片。图片作者:Zhangqin 前有悬浮照,今现送旗图。政府部门的PS“神图”频频被网民扒出了真相,结局总是不了了之,政绩的“画皮”却一再登场。 云南昭通政法网将公安网上送锦旗的照片PS后占为己用,前面两个“纸片人”的脸“嫁接”在原照中人的...
news.zynews.cn/2013-10/31/content_80... 2012-11-1

时评:新建绿化带被毁缘于规划“过家家”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一是完善政绩评价机制,丰富政绩评价内涵。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形象工程论英雄。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与长效性,增加官员违规成本,约束官员非理性政绩冲动,修正官员随意变更规划的短视政绩观。二是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通过问责让没有经过民主程序、科学论证的决策出不了台;让好大喜功、盲目决策者承担...
news.zynews.cn/2013-05/14/content_48... 2013-5-14

评论:提高行政效率从市长“减负”开始 --即时新闻--中原网

其一,摒弃“文件出政绩”。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精简会议文件,但往往一阵风过后立马反弹。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安徽省主委刘光复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热衷于看文件、听汇报、作指示的领导大有人在;喜欢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作为评价政绩标准的领导大有人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地方和部门陷入...
news.zynews.cn/2013-06/07/content_51... 2013-6-7

不顾发展规律盲目举债者要追责 --中国聚焦--中原网

近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 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对某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在发展中出现一定举债,都是可以...
news.zynews.cn/2013-12/23/content_87... 2013-12-23

安监局总工程师:调整动车事故调查组因舆论压力--社会新闻--中原网

拼“政绩”易造成安全事故 中国新闻周刊:进入8月,国内有煤矿再现瞒报事故的情况。继半月前查实2起瞒报较大事故后,上周又查实1起煤矿瞒报事故。你怎么看瞒报事故? 黄毅:从瞒报情况来看,分企业瞒报和政府参与瞒报。企业瞒报是为了逃避责任,特别是一些小煤矿、小工厂,怕一旦发生事故之后按照规定被关闭,从源头上把他...
news.zynews.cn/2011-08/26/content_11... 2011-8-26

中科院称我国高铁地铁超前建设金融风险巨大 --即时新闻--中原网

“部分省市发展铁路公路是为政绩”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建议,交通投资占GDP比重应控制在3%-4% 报告指出,2003年以来,我国共建设近4万公里高速公路,累计投资已达2万亿元以上,而2009年底铁道部的总债务已高达1.5万亿元。 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表示,交通“高速”发展从根本上讲,用的是老百姓储蓄的钱,一定要根据...
news.zynews.cn/2012-03/27/content_21... 2012-3-27

专家:政治改革成三中全会亮点 简政放权释活力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把经济改革作为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器和火车头。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支撑,二者密不可分。 政绩考核理顺用人导向 孙晓莉说,三中全会《决定》有十六部分,其中许多方面的论述,都折射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很多内容。比如对干部政绩考核,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成果...
news.zynews.cn/2013-11/21/content_83... 2013-11-21

评论:贪官下台民生工程不能烂尾 --即时新闻--中原网

而从简单放弃贪官留下的巨额投资工程,到面对贪官留下的烂摊子,科学应对、勇于担当、化危为安,才是一个有责任有办法有能力的执政者应该采取的态度。 贪官下台如何善后?这个问题不但在市政建设以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在其他方面同样应引发我们的全方位反思。如果我们强调要唯民而不是唯权、要政绩而不要政绩工程,那么...
news.zynews.cn/2013-10/24/content_79... 2013-10-24

广州日报:雾霾罚单不应从纳税人兜里掏钱 --即时新闻--中原网

因此有人建议,“雾霾罚单”不能伸进纳税人的钱袋子,而是应该砍向污染企业的利润,指向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单。 毋庸置疑,“雾霾罚单”是种工作机制的创新,但致命的缺陷在于,它并未触及对相关利益群体追究和问责的关键问题。而环保部的《通知》,显然也存在着同样的尴尬。 从《通知》来看,只是要求建立空气重污染监测...
news.zynews.cn/2013-12/18/content_87...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