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886个

文明河南 暖暖端午:记忆端午 传承文化--郑州新闻——中原网

中国民协顾问、河南省民协主席、著名民俗专家夏挽群表示,说起端午节的起源,首先要搞清楚“端午”二字的含义,“‘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这个‘端’和‘初’是同义,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在历史上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叫法,比如端阳节、夏节等。”夏挽群介绍,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端午节的雏形了,关于...
news.zynews.cn/2015-06/19/content_10... 2015-6-19

我和我的姓氏 姜明:用根亲文化凝聚世界华人心--中原独家——中原网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涓之水必有起源。姓氏文化就是用一种最古老的标志,提示着你的血脉、你的祖根。”姜明说,“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山同水的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生命力最旺、凝聚力最强、感召力最大的。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对一个人最好的夸奖是‘不忘本’,最严厉的指责是‘数典忘祖’。
news.zynews.cn/2016-04/14/content_10... 2016-4-14

专家:郑州的地位在研究现代人的起源上意义重大--中原独家——中原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在郑州诞生,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入国家文明时代的帷幕。3600年前,汤居亳,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在郑州建国立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管,虢、郐、郑、韩先后建都郑州,历时七百余年。 郑州世界文化遗产有2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news.zynews.cn/2016-05/21/content_10... 2016-5-21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古都郑州开幕 探讨前沿课题--中原独家...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将和国内外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见证辉煌璀璨的人类早期文明,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李伯谦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中国考古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引进以后已有近百年历史,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今天虽历尽波折,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下,考古学面临着...
news.zynews.cn/2016-05/23/content_10... 2016-5-23

考古学家解析川西地震:有断裂带就可能重复发生 --即时新闻--中原网

我们发现文化区里的好多图像都有承袭性。 巴蜀文化区的研究,说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古代文化中心,应在中华文明起源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星堆文化的发现突破了这一点,推上去还有史前的宝墩文化,后面还有巴蜀文化,它们一脉相承。 [作者:刘欢 编辑:]分享到: ...
news.zynews.cn/2013-04/28/content_46... 2013-4-28

龙年追溯龙文化 专家称起源在辽宁--即时新闻--中原网

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曾为查海遗址题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苏秉琦认为,辽河流域的社会发展比中原地区早。他曾表示,“查海堆塑龙”是中华龙的起源,堪称中华第一龙。 千百年间,中国各地民众对于龙形象的遐想从未停止。民间认为:龙“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
news.zynews.cn/2012-01/18/content_18... 2012-1-18

寻水郑州(三)枯河见证5500年的河域文明--郑州晚报--中原网

    枯河见证5500年的河域文明     历史上的枯河鱼肥草美,喷涌而出的泉水汇聚成溪,施施然奔流而去,沿途村寨有残留的对联曰“南临旃然观鱼跃”,描述的就是枯河水波潋滟的秀美景象。古代郑州地区的先民也青睐这片水域,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至龙山时期,他们依着临河的高地上筑寨建村繁衍生息。
news.zynews.cn/2014-08/28/content_96... 2014-8-28

河南平粮台古城遗址将淮阳文明前推2000年--即时新闻--中原网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通讯员李明臣)近日,在河南省淮阳县举行的平粮台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研讨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曹桂岑公布了两项最新发现:平粮台古城遗址面积由原勘探的5万平方米扩大到50多万平方米;遗物证明这里由原勘探的4300年前龙山文化追溯到6300年前仰韶文化,淮阳文明历史向前推移2000年。 平粮台古城...
news.zynews.cn/2011-08/02/content_98... 2011-8-2

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在郑东新区开幕--标题新闻--中原网

具茨山岩画是今年论坛的一大主题。李学勤认为,具茨山文化的发现和确认应该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发现,这个发现关系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萌芽、起源的探索,也关系到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方面起到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过去我们发现1000种岩画,这不过是第1001种”,李学勤说,具茨山岩画发现的意义,不是中国过去发现的...
news.zynews.cn/2009-03/26/content_58... 2009-3-26

辽河流域是华夏“龙文化”的发源之地?(图)--即时新闻--中原网

才继而论述:“在中华大地上,文明的出现决不是在中原地区进入文明后。”“中国文明起源,北方先迈了一步。 ” 历史讲源头,讲传承,辽河流域诞生了“中华第一龙”已无可非议,辽河流域最先出现龙图腾、龙文化也得到了证明,那么,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说”、“摇篮说”是不是也应该得到权威的修正呢?    
news.zynews.cn/2011-09/20/content_12... 2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