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15个

住建部:“井盖安全”纳入政绩考核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为解决井盖伤人痼疾,住建部的办法提出,把“城市井盖管理纳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检查评比考核体系”,以政绩考评来增加问责压力。但是,这能否解决问题,却令业界和公众疑虑。 住建部同时要求,2014年底前,要完成窨井盖风险排查、整改,并落实井盖责任制,实现井盖的“数字化管理”。文件指出,应全面排查井盖隐患,并制定城市...
news.zynews.cn/2013-04/28/content_46... 2013-4-28

超2/3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拨通率不如KFC等商线 --即时新闻--中原网

令袁岳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名叫“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的部门主管热线服务,它的位置与大陆的“绩效办”相似,负责政府政绩考核。因此,对热线电话所反映问题的处理满意程度,将直接成为各个部门工作成效的考核依据。 袁岳记得,在台北1999市民热线的广告中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市民拨通了公共热线,想找回丢失的小狗。
news.zynews.cn/2012-02/15/content_19... 2012-2-15

媒体称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村冲突最主要原因之一--即时新闻--中原网

本刊记者在山西省阳曲县采访污染问题时,有基层干部直言,垃圾问题虽然已到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但并未引起当地有关领导和部门重视,因为这是“不显政绩的地方”。 专家认为,地方在推动经济发展时须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成本,应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等条件,在农业县与非农业县等不同地区之间布局差异化项目,促进低耗...
news.zynews.cn/2011-10/30/content_14... 2011-10-30

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成空城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专家分析说,地方利益和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是“造城”的重要动机:借新城建设推动土地升值,地方政府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投资,拉动GDP增长,也是漂亮的政绩。     “你当市长,建了项目大家都看得到,花了多少钱或者欠了多少钱,一般没人追究。”一位专家直言。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
news.zynews.cn/2013-09/04/content_68... 2013-9-4

“土地依赖症”影响国家土地督察效果--即时新闻--中原网

在当前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不少地方多年形成的以GDP增长为导向、以投资拉动为手段、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依然在延续,地方财政和城市建设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益,依法依规用地管地尚未实质性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现存土地制度在土地权益保护、土地利用管控、土地...
news.zynews.cn/2011-11/24/content_16... 2011-11-24

堵住环评造假,方有环保公信 --即时新闻--中原网

从社会背景看,环评造假是政绩冲动的外在表现。虽然中央早就提出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但是在有些地方GDP依然是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很多时候,面对招商引资项目、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重点项目,环评仅仅是走个程序而已。一些人因此不以为然,不过是走形式,造个假又有何妨呢? 从制度设计看,现有环评制度的不足,...
news.zynews.cn/2013-01/30/content_39... 2013-1-30

评论:空气质量排名要科学 --即时新闻--中原网

国务院最近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的亮点之一,是将重点区域的细颗粒物指标、非重点地区的可吸入颗粒物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每月公布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和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实行本行政区域内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在地方仍然普遍强调GDP政绩考核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news.zynews.cn/2013-10/09/content_75... 2013-10-9

组图:盘点领导PS照!都是逆天神作 这是要闹哪样--图说天下--中原网

PS的“神图” 政绩的“画皮” 图为云南昭通政法网的“送锦旗”PS照片。图片作者:Zhangqin 前有悬浮照,今现送旗图。政府部门的PS“神图”频频被网民扒出了真相,结局总是不了了之,政绩的“画皮”却一再登场。 云南昭通政法网将公安网上送锦旗的照片PS后占为己用,前面两个“纸片人”的脸“嫁接”在原照中人的...
news.zynews.cn/2013-10/31/content_80... 2012-11-1

时评:新建绿化带被毁缘于规划“过家家”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一是完善政绩评价机制,丰富政绩评价内涵。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形象工程论英雄。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与长效性,增加官员违规成本,约束官员非理性政绩冲动,修正官员随意变更规划的短视政绩观。二是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通过问责让没有经过民主程序、科学论证的决策出不了台;让好大喜功、盲目决策者承担...
news.zynews.cn/2013-05/14/content_48... 20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