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16个

科学家借助形状记忆合金开发抗地震材料(图) --即时新闻--中原网

针对这种状况,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对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用于抗地震结构材料的潜力。 为分析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人员开发出将热力学和力学方程相结合的模型,以了解形状记忆合金在强烈运动条件下会有何变化。利用模型,他们分析了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建筑组件(电缆、钢筋、板材和螺旋弹簧)中对不同...
news.zynews.cn/2012-02/13/content_19... 2012-2-13

审计署:京沪高铁拖欠材料及工程劳务款82亿余元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中新网3月19日电据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署于2011年6月至9月对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京沪高铁)进行了阶段性跟踪审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5月底,京沪高铁土建、站房工程等施工企业欠付656家材料供应商材料款58.79亿元,欠付1471家施工队工程劳务款23.72亿元,合计82.51亿元。 审计结果公告称,铁道部和京沪...
news.zynews.cn/2012-03/19/content_20... 2012-3-19

中科院金属所在辽宁举办“走近材料”科普展 --即时新闻--中原网

6月1日至2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庆60周年“走近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型科普活动在省图书馆举行,活动通过实物展台和展板介绍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材料科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诸多角色。 中科院金属所科研人员向公众细致解释了材料科学诸多领域的科普知识,并精心设计了小实验、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让市民参与体验互动。
news.zynews.cn/2013-06/03/content_50... 2013-6-3

高考作文材料出错凸显科普缺失 --即时新闻--中原网

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山洞里的蝴蝶”,又有动物专家断定山洞里的应是蛾子而非蝴蝶,面对质疑,原文作者也称“我不清楚自己当时看到的是蝴蝶还是蛾子”。 以上两道作文题目饱受非议,甚至被人恶搞,其原因是脱离生活实际,违背科学常识,向学生传达了一种“负能量”。高考的作文题目承载了社会的许多期待,命题也是经过许多...
news.zynews.cn/2013-08/26/content_65... 2013-8-26

高碳材料带来低碳生活--即时新闻--中原网

目前,碳科学已成世界材料科学的“显学”。从富勒烯、碳纳米管到石墨烯,这三种碳材料的研究者分别获得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KAVLI纳米科学奖和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碳元素正发展为有望取代硅元素的“明星分子”。中国科学院碳纤维领域首席科学家、山西煤化所吕春祥研究员表示,我国在焦炭、活性炭等传统碳科学领域...
news.zynews.cn/2011-07/28/content_95... 2011-7-28

“神奇材料”石墨烯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中国聚焦——中原网

然而,在一篇发表在《环境工程科学》杂志上的文章——《石墨烯氧化物纳米颗粒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运输及其稳定性》中,Lanphere发现,石墨烯竟成了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物。当石墨烯被释放到地表水中时,它的硬度会增大,吸附的的有机材料也更少,它很快就会变得不稳定,既不能发生沉淀,也不能随水的流动而被带走。但在...
news.zynews.cn/2014-05/14/content_94... 2014-5-14

中国科学院新增53名院士和9名外籍院士(名单) --中国聚焦--中原网

   3     成会明 49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     刘维民 50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5     李应红 50     航空推进技术    ...
news.zynews.cn/2013-12/19/content_87... 2013-12-19

未来100年改变人类生活5大科学预测:上网只需眨眼/图--图说天下...

2.石墨烯科技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是科学家于2004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科学家认为,它有可能代替硅成为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 3.纳米级传感器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制作非常小的不需要电源的纳米级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感知、处理和传输信息的功能。传感器还有两大应用亮点,一是可以把它...
news.zynews.cn/2011-05/06/content_83... 2011-5-6

中国科学家捕捉到“幽灵粒子” 手机或可待机1年--焦点新闻...

为了能够找到它,全世界的科学家争相创造可能存在外尔费米子的人工环境。 去年12月,方忠的研究小组发表的一篇论文预测称,这个难以捕捉到的幽灵粒子可在人造材料钽砷中发现。 四个月后,该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通过向钽砷晶体发射同步辐射光源首次检测到外尔费米子。 翁红明说:“我们这项发现并未使用大型粒子对撞机,从这...
news.zynews.cn/2015-07/25/content_10... 2015-7-25

印度总理科学顾问为论文抄袭道歉 震动科学界 --即时新闻--中原网

据印度媒体20日报道,印度知名科学家、印度总理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拉奥因“论文抄袭”问题向一份国际期刊道歉,震动印度科学界。 拉奥是世界著名固态和材料化学家,曾获得多个国际奖项,也是多个国际科学组织的成员。 报道说,在2011年7月出版的国际知名科学期刊《高级材料》中,拉奥与其他3位印度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文章至少有...
news.zynews.cn/2012-02/20/content_19... 20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