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97个

积聚振兴动能 谱写发展新篇——从5年发展看东北全面振兴新成效...

派出指导组调查指导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调剂调运化肥等生产资料……眼下,一场抗灾夺丰收的攻坚战正在黑土地上展开。 5年来,东北地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组织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更加巩固。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3/09... 2023-9-10

湖南高温干旱持续 消防安全成抗旱新重点 --中国聚焦--中原网

据了解,从7月1日至8月9日,湖南过火森林面积达到11634.7亩,全省14个市州均出现森林火情,其中益阳和株洲火灾数量最多。湖南省林业厅数据显示,人为引起的火灾占总数近九成。高温干旱使树木干枯、野外不规范用火、抽水抗灾时发生的电力短路、人工降雨造成的雷电起火等都是致灾原因。 湖南省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长张硕辅...
news.zynews.cn/2013-08/10/content_62... 2013-8-10

锡林郭勒盟:这个冬天有“大雪”无“大” --即时新闻--中原网

此前,锡林郭勒冬春雪灾应急指挥部已向外界发布《锡林郭勒盟抗灾减灾工作汇报》,报告称,到目前为止,未因雪灾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 据锡林郭勒盟冬春雪灾应急指挥部工作人员图门那苏图介绍:“据统计,去年冬季降雪比常年提前了50天以上。约有16万平方公里草场普遍雪量大,占总面积的76%。目前全盟平均降雪量28毫米,...
news.zynews.cn/2013-01/29/content_39... 2013-1-29

南方多省洪涝灾情严重 入汛以来全国千余县遭洪灾--焦点新闻...

多部门全力防汛抗灾 三峡工程拦蓄洪水 针对湖北灾情,7月2日15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对湖北省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后,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武汉。同日,7月2日12时,湖北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将省级救灾应急响应等级由三级提升至二级。 针对安徽灾情,7月3日15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安徽省近期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
news.zynews.cn/2016-07/04/content_10... 2016-7-4

河南拟建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 平均亩产超吨粮 --即时新闻--中原网

到2017年,完成6000万亩水、电、路、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任务,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到2020年全部建成,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与科技、农机、高产创建、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组织结合,主要在平原地区实施,兼顾其他地区。规划区域包括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南阳盆地,致力打造专用小麦、专用玉米、...
news.zynews.cn/2012-03/26/content_21... 2012-3-26

中央创先争优领导小组要求进一步做好防汛抢险 --即时新闻--中原网

领导干部要到灾情最严重、抗灾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任何时候都能听到党组织的声音、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广大党员要冲锋在最前面,坚守在最险处,在抗洪抢险中创先进,在生产自救中争优秀,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群众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通过防汛抗洪抢险...
news.zynews.cn/2012-07/26/content_27... 2012-7-26

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即时新闻--中原网

高产高糖甘蔗等新品种推广,加强小麦“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防病虫害、防早衰、防干热风)、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玉米地膜覆盖、棉花轻简育苗移栽、甘蔗健康种苗、机械化深松整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改良培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秸秆综合利用、快速诊断检测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
news.zynews.cn/2012-02/13/content_19... 2012-2-13

--郑州日报--中原网

我们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中央统筹帮助支持,地方就近统一指挥,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完善相关机制,严肃查处重大安全事故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重特大事故下降16.9%。重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婴幼儿奶粉质量按照药品...
news.zynews.cn/2014-03/06/content_92... 2014-3-6

中国气象局长:增雨催化剂对环境影响微乎其微 --即时新闻--中原网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增雨抗旱保丰收、人工防雹抗灾减损、人工增雨扑火降火险、人工增雨蓄水保生态、人工消(减)雨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显著效益。 郑国光表示,通过5年努力,力争我国人工增雨效率再提高3%至5%,防雹保护面积再增加5%,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效益再上新台阶。同时,加强突发...
news.zynews.cn/2012-06/13/content_25... 20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