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7个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 大型系列报道:绵延不绝的嵩山文明--郑州...

又历经多少岁月,他笑看人类文明从雏形到日益成熟;从他身边走出过黄帝文化、河洛文化;他见证着夏商周在他脚下建都;他集结过儒释道三大哲学流派…… 中岳嵩山,巍巍峻极。 北望黄河如练,天地一线;俯瞰风光如画,生命葳蕤。 如果说,蜿蜒壮阔的黄河如母亲河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那伟岸而又沉默、高耸而又雄壮的嵩山,就像...
news.zynews.cn/zz/2020-04/26/content... 2020-4-26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系列之二十四:定鼎中原的河洛古国--郑州...

几年间,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掘紧紧牵动着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考古方向总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总负责人王巍等业内大咖的关注目光,他们多次亲临考古发掘现场,等待、见证着这座惊世古国的“出世”。
news.zynews.cn/zz/2020-05/31/content... 2020-5-31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大型系列报道之七:生生不息的仰韶之光_手机...

从早期裴李岗的文明萌芽,到仰韶时期的突飞猛进,再到夏商周的文明成熟,中土、中原、中州、中国,就这样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完整记录仰韶文化发展演变全过程的大河村遗址 文化火种 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仰韶之花盛放千年;一脉相承,文化火种代代相传。 上个周末,市民刘先生慕名来到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访古寻胜,看着这一...
news.zynews.cn/zz/2020-04/28/content_12225962.htm 2020-4-28

中国文明史开端饱受质疑 究竟哪里是最早的中国--即时新闻--中原网

埋葬在黄河对岸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以及众多的中国可以视为史学著作的文献似乎有着答案,它们说到了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周,一脉相承,还有谱系可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似乎洋洋洒洒、堂而皇之。 可是,学者研读这些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时期的古典文献,发现记载大有毛病,被奉为我国最早史书的《尚书》,讲中国的历...
news.zynews.cn/2011-10/21/content_14... 2011-10-21

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在郑东新区开幕--标题新闻--中原网

李学勤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炎黄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今年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第一位演讲嘉宾,李学勤在记者的签名本上认真地写下了这句话。他说,这是写给郑州日报读者的,更是写给所有关心、关注黄帝文化的人的。 具茨山岩画是今年...
news.zynews.cn/2009-03/26/content_58... 2009-3-26

厚重郑州 传承古今之八:魅力乡村留住美丽乡愁--郑州要闻——中原网

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总结,郑州地区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类型丰富、价值突出的历史文化遗存,郑州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还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
news.zynews.cn/2015-08/27/content_10... 2015-8-27

《鬼吹灯》《寻龙诀》《盗墓笔记》对青少年有误导--中原独家...

作为中国考古专家的领头羊、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也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认为,中国考古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引进以后已有近百年历史,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今天虽历尽波折,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下,考古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要以这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精心部署今后的发...
news.zynews.cn/2016-05/23/content_10... 201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