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7个

兰考泡桐:拥有“音乐天赋”的“绿色银行”--即时新闻--中原网

黄仙芝说,泡桐树好种植、耐盐碱,生长速度快,种在好土地还不行,就适合兰考这种“孬”地方。在兰考家家户户都有泡桐。 深秋时节,中新社记者在兰考田间地头、农家庭院采访,处处可见灰褐色“皮肤”、滚圆粗壮的泡桐树。一排排泡桐犹如一条条绿色屏障,昔日黄河故道绿荫如盖、林茂粮丰。 根据官方统计,兰考全县现有林地面...
news.zynews.cn/2011-11/02/content_15... 2011-11-2

焦裕禄家风:不能搞特殊--河南新闻--中原网

待到清明前后,这片泡桐树便会呼朋唤友般呼啦啦一夜绽放,淡紫色的喇叭花拥簇在枝头,灿若云霞。 它们是再普通不过的树种,却能防风固沙,又是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的绝佳材料。“要想富,载桐树,生产发家好门路”。 60年代初,焦裕禄根据兰考的地理环境倡导栽种泡桐,自那时起,泡桐的种植得到推广,成为兰考县农业一大优势...
news.zynews.cn/2014-03/17/content_92... 2014-3-17

(红旗飘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访兰考追忆焦裕禄--综合...

塑像、纪念馆、被称为“焦桐”的由他当年亲手植下的泡桐树等等,都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 今年74岁的雷中江老人,是兰考县坝头乡敬老院的管理人员。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雷中江是坝头雷辛庄大队会计。那时还年轻的他,也和全县人民一样,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勇斗兰考“三害”。 站在敬老院里的一处简朴的焦裕禄...
news.zynews.cn/2011-05/11/content_83... 2011-5-11

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在办公室烤火--郑州晚报--中原网

他把生命最后的470天,留给了兰考人民。470天,焦裕禄在兰考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半个世纪过去了,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并没有消失。它驻留在兰考两条黄河故道旁,在绿油油的麦田间,在泡桐树林的年轮里,在兰考老乡的心坎上,也驻留在全国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中。 [编辑:]...
news.zynews.cn/2014-03/18/content_92... 2014-3-18

"围湖经济"愈演愈烈 知情人揭开垃圾蚕食西流湖真相/图--郑州新闻...

一辆大铲车在铲土平整一块离河畔较远的垃圾堆,墙外是一个新建小区,垃圾堆西侧也摆上了几捆泡桐树,正在忙碌的人员表示还要在垃圾堆上栽树,记者目测,此处垃圾堆距离柿园水厂提水泵不足100米。附近居民说,只要下场大雨,这里的垃圾就会被冲进西流湖。 中原区环保局工作人员随后赶到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对西...
news.zynews.cn/2010-03/24/content_69... 2010-3-24

焦裕禄的“为官之道”--郑州新闻——中原网

1966年2月26日,遵照遗愿,焦裕禄的灵柩由郑州迁往兰考。那个时节,他蹲点葡萄架村时种下的泡桐树长到了碗口粗,被焦裕禄救过的张徐州也已改名“张继焦”。人山人海的现场,身为葡萄架村支书的孙世忠作了发言,但这位31岁的豫东汉子刚开口就泣不成声,剩下两页稿纸愣是没能读完…… 编辑:禹亚楠联系记者分享...
news.zynews.cn/2014-05/13/content_94... 2014-5-13

一曲焦裕禄精神的赞歌 胡春帆歌词新作《桐花满树开》赏析--郑州...

(王国维语)词作家展示繁花似锦的泡桐树,绝不是最终目的,她的目的是要通过泡桐树这个载体写人。不信?你看第二句紧接着就娓娓道来:“追忆你曾来。”通过“追忆”,请来了焦裕禄的形象: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植桐种树的情景向读者和听众走来了。无须多说,焦裕禄已显得非常高大。“乾坤几十年,思念到今天。”作者...
news.zynews.cn/2014-05/16/content_94... 2014-5-16

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郑州晚报--中原网

焦裕禄亲手栽下的泡桐树,兰考百姓叫它“焦桐”     焦裕禄家风:千万不能搞特殊     次女焦守云:焦氏家风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     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清贫     作为家里的次女,焦守云记忆中的父亲,平日里衣着整洁,很喜欢吹拉弹唱,打篮球他是...
news.zynews.cn/2014-03/18/content_92... 20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