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912个

中国最大石城遗址首次考古出土半米多长玉器 --即时新闻--中原网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考古学家在我国最大的史前石城遗址——神木石峁遗址的部分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长达50多厘米的玉器,从而为研究4000多年前古代中国的玉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最初发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近年来持续的考古工作,被确认为中国史前规模最大的石城遗址,尤其因去年发现的巨大城...
news.zynews.cn/2013-12/13/content_86... 2013-12-13

考古专家批古董发财误区 吁传播文物历史文化信息 --即时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3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对近年来社会上颇受追捧的“文物(古董)收藏热”回应称,公众热衷投资收藏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但公共媒体应冷静对待、正确引导,以积极传播考古学知识与学术研究成果,更多传递各类文物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文化价值,为提高全...
news.zynews.cn/2013-03/03/content_41... 2013-3-3

重构中国上古史的考古大发现——郑州地区重大考古发现评述--中原...

“郑州石佛乡小双桥商代遗址”首次发现处于郑州二里岗商城和安阳洹北商城之间的具有都邑规模和性质的城址,带来了夏商考古学上的一个新突破。 “荥阳关帝庙遗址”首次发现经过规划的功能齐全的商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使人们首次了解和认识了商代都城之外乡村聚落中平民居住、手工业、祭祀、墓葬等生活、生产的状态。 “荥...
news.zynews.cn/2016-05/21/content_10... 2016-5-21

不用再怀疑就是曹操的 今日直播曹操高陵发掘实况/图--河南新闻...

该评选,旨在揭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今年3月份,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的候选考古发掘项目名单出炉,在60个候选项目中,我省共有8个项目入围,它们分别是:新密李家沟旧石器至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淅川龙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郑州梁湖商代聚落遗址、淇县宋庄东周贵族墓地、舞钢平岭楚长城遗址、南阳...
news.zynews.cn/2010-06/12/content_72... 2010-6-12

曹操墓考古领队潘伟斌否认230万经费称经起历史检验--河南新闻...

考古队曾两次邀请国内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体质人类学专家,共同研究曹操高陵考古成果,确认安阳西高穴大墓为曹操高陵。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组织相关专家专程考察、研讨,充分肯定了安阳曹操高陵的定性。“安阳西高穴大墓是曹操高陵”的结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针对苏州...
news.zynews.cn/2010-09/01/content_75... 2010-9-1

考古发现3500年前木乃伊由6人骨架拼接而成(图) --即时新闻--中原网

据美国媒体7月11日报道,考古学家研究发现,2001年在英国苏格兰地区发现的两具木乃伊骨架是由6个人的骨架组合而成。这些骨架距今最长可能有3500年,它们暗示了当年这里居民不为人知的埋葬习俗。 这两具木乃伊骨架是在是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的南尤伊斯特岛上一处考古遗址中被发现的,这里也是英国目前唯一发现史前木乃伊的...
news.zynews.cn/2012-07/11/content_26... 2012-7-11

考古发现人类可能从4万年前就掌握远洋捕鱼技术--即时新闻--中原网

据日本东海大学海洋学部的海洋考古学讲师小野林太郎介绍,此前的研究都认为人类是从大约1.2万年前开始在远洋进行捕鱼活动的。但他们此次的发现将人类远洋捕鱼的历史向着更早推移了大约3万年。 文物发现地位于东帝汶东部的一处遗迹里,这是距离海岸数百米的一个石灰岩洞穴。该洞穴被认为曾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并在大约4.2万年...
news.zynews.cn/2012-01/21/content_18... 2012-1-21

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获选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即时新闻--中原网

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获选2011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我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被评选为“2011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康巴什新区康巴什2号桥东乌兰木伦河(景观...
news.zynews.cn/2012-01/21/content_18... 2012-1-21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由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0余个省级考古研究机构、近10所大学的数百位学者参加的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学科的合作攻关初步构建了中华文明演进的总体脉络和时空框架。 探源工程初步建立起在精确测年基础上的各个地区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500年期间考古学文化的年...
news.zynews.cn/2012-07/13/content_26... 2012-7-13

考古新发现:航拍中东石头阵(组图)--即时新闻--中原网

当人们前去悼念死者的时候会在坟墓尾部加上石头以表示怀念。坟墓的尾部渐渐加长,有的达到了30米。 照片中的“泪滴”同样位于约旦。由于它是几个坟墓组成的,因此长达70米,很多人被埋在坟墓的尾部。不像中东的很多国家,约旦允许考古学家使用航拍进行田野作业。近距离的分析发现坟墓头部还刻有希腊文字。 上一页 1 2...
news.zynews.cn/2011-09/21/content_12... 2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