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2个

360百度再起利益纠葛 "安全门"频出折射监管困局 --即时新闻--中原网

近日,百度和奇虎360因一款名为“美杜莎”的插件互指“窃密”,再起争端。专家指出,百度与360的“安全大战”,实为市场之争。互联网巨头屡屡以“安全”为旗号相互讨伐,事实上折射了第三方公信力的缺失和面对技术快速进步的监管困局。 百度、360再起争端 对此,百度表示,“凤巢”广告系统涉及大量资金及商业交易信息,具有...
news.zynews.cn/2013-02/03/content_40... 2013-2-3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炒作网络安全问题 --即时新闻--中原网

洪磊说,关于所谓网络窃密问题,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在未经彻底调查、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就对中国妄加指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news.zynews.cn/2013-03/29/content_44... 2013-3-29

分析称美国施压中国“黑客”问题实为捞便宜 --环球视野--中原网

经过两年多的发酵,“中国黑客问题”不再仅仅是“黑客”问题,而成了美国国内政治中对于“外部威胁”的经典话题 文/李峥 美网络安全公司曼迪昂特2月底发布所谓“中国军方网络间谍机构”后,“中国国家黑客”问题在美掀起一个小高潮,美国政府迅速推出了一个“商业防窃密计划”,矛头直指中国,白宫发言人也称美已就此问题向...
news.zynews.cn/2013-05/05/content_47... 2013-5-5

美国对华“无死角”情报窃取 情报战强度将提升--焦点新闻--中原网

这一庞大系统工作的核心,历来是军事战略窃密。 有报道称,从战略武器、军事基地到常规军演,中国各个层面的“军事机密”,均在美国 情报系统的监视范围内。 2007年夏天,美国FAS核情报项目组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声称根据“谷歌地球”提供的卫星照片显示,中国正在对位于青海德令哈地区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其...
news.zynews.cn/2013-06/15/content_52... 2013-6-15

“手机钱包”引领跨界消费 大战山雨欲来 --即时新闻--中原网

且在窃密软件肆虐的今天,存在手机上的个人账号资料,也存在被盗取的风险。运营商以及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工作,把好“安全关”。 张毅指出,虽然手机近场支付有其便携性,但一部手机上集成了多张银行卡、公交卡、购物卡,一旦手机被盗,所绑定的账户即有被盗刷的风险。只有把手机近场支付做得像金融IC卡一样安全,...
news.zynews.cn/2013-06/04/content_51... 2013-6-4

反技术 反束缚 不做IT新产品的俘虏 --即时新闻--中原网

“人脸识别”是一项挺时髦的技术,“混个脸熟”就能登录电脑系统、Facebook账号,不用输密码,防止别人窃密。甚至在刑侦等特殊条件下,通过人脸图片可以“人肉”出特定的人物信息,有助于破案。 但是,如果被不怀好意的人使用,“人脸识别”很可能会将自己的各种信息暴露给他人,甚至公之于众。个人隐私就很容易受到侵犯了...
news.zynews.cn/2013-02/05/content_40... 2013-2-5

“棱镜门”事件折射我国信息安全隐忧 --环球视野--中原网

“‘棱镜’计划还只是信息窃取事件,之前伊朗核设施被‘震网’病毒破坏,这已经不是窃密,而是毁坏基础设施。美国宣称建立了强大的‘网络武器库’,那里面还有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而且这些被逐渐披露的事件对各种动机的网络攻击势力都具有启发作用,使我们正在面临着不同于过去的严重风险。因此,我国的信息安全必须尽快得到重视...
news.zynews.cn/2013-07/06/content_56... 2013-7-6

外交部就“981”钻井平台作业、朝鲜半岛局势等答问--焦点新闻...

众所周知,斯诺登案发生以后,大量披露和曝光的事实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美国政府和其相关部门长期以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外国政要、个人和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活动,甚至达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美国不必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它自己就是“黑客帝国”,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
news.zynews.cn/2014-06/11/content_94... 201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