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5个

探测月球背面、规划“月球基地”、计划探测火星……中国航天有不...

嫦娥四号原本是在2013年成功登月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备份。赵小津表示,此次,嫦娥四号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它着陆方式以及工作状态都将与嫦娥三号有很大区别。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赵小津: 嫦娥三号是一种缓慢的弧形的着陆,嫦娥四号我们只能采取比较陡峭的,近乎垂直的着陆。性能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
news.zynews.cn/eyes/2018-03/04/conte... 2018-3-4

火星被称“航天器墓地” 飞向火星为何这么难?--即时新闻--中原网

1975年8月美国“海盗1号”升空,其于次年7月释放的着陆器顺利落至火星表面,向地面传回彩色照片。 1996年12月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射。次年7月,其所携着陆器顺利落至火星,施放出“旅居者”号火星车,实现漫游考察并发现远古水痕。 2001年4月美国发射“奥德赛”探测器。次年,该探测器发现火星表层可能富含冰冻水。
news.zynews.cn/2011-11/24/content_16... 2011-11-24

美航天公司进行垂直降落火箭验证器点火试验 --即时新闻--中原网

可能的发展包括:着陆支架的移除和建造固定的地面着陆器,火箭将使用厘米级精度的导航和着陆系统在地面着陆器上着陆。 麦世登公司还在继续Xombie火箭验证器的飞行。3月25日,验证器在莫哈韦使用精确导航系统的飞行试验中80秒飞到495.6米,这是其达到的最高高度,火箭由查尔斯斯塔克德雷波实验室的植入引导导航集成环境系统控制...
news.zynews.cn/2013-04/16/content_45... 2013-4-16

人类探索火星50年 中印等国成“后起之秀”(图) --即时新闻--中原网

次年7月,其所携着陆器顺利落至火星,施放出“旅居者”号火星车,实现漫游考察并发现远古水痕。 2001年4月美国发射“奥德赛”探测器。次年,该探测器发现火星表层可能富含冰冻水。其搭载的俄罗斯高能中子探测器也尝试找水并探测火星表面中子流。 2003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于6月和7月发射升空。它们...
news.zynews.cn/2012-08/06/content_28... 2012-8-6

美国导演卡梅隆驾驶深潜器只身潜入万米海洋最深处--环球视野...

当地时间凌晨2点,一台船载吊车正在将卡梅隆的深潜器吊放入太平洋 海底交会 当下潜开始之后,卡梅隆的第一个目标是寻找在此之前数小时放置在海底的一个电话亭般的不载人“着陆器”。这个着陆器上搭载有化学饵料,卡梅隆将利用声纳探测找到这个着陆器。他告诉《国家地理》:“我将尝试找到那个设备,这样我就能观察被诱饵...
news.zynews.cn/2012-03/26/content_21... 2012-3-26

中国首枚火星探测器预计11月9日发射 火星探测大事记--焦点新闻...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萤火一号工程应用首席科学家吴季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科学家很早以前就有探测火星的愿望,并利用国外探测数据做了一些工作。由于第一次探测必须先用轨道器而不是着陆器进行围绕探测,因此,萤火一号可以被比喻为我国火星探测的先遣部队。” 火星探测难道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
news.zynews.cn/2011-10/31/content_14... 2011-10-31

从拍国旗到探月貌 解密嫦娥三号上的“全能战士” --即时新闻...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张子扬)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于14日晚间在月面虹湾区附近软着落。届时,装载在月球车上的全景相机,将对着陆器以及上面的中国国旗进行成像,它的另一个科学目标,就是对月球表面形貌进行探测。 嫦娥三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也称月球车),总质量为3780千克。其中,着陆...
news.zynews.cn/2013-12/14/content_86... 2013-12-14

我国火星探测器模型首次亮相:分环绕器与着陆器--焦点新闻——中原网

此次展示的火星探测器与实物相比的比例为1:3,上面的圆锥状部分为“着陆器”,下面的六面体为“环绕器”,此外还有一个十分醒目的白色高增益天线,用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的攻关与积累,目前已经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正按照2020年发射计划进行紧锣密鼓的研制,进展顺利...
news.zynews.cn/2015-11/03/content_10... 2015-11-3

南航大助力“嫦娥三号” 超小电机重仅46克 --即时新闻--中原网

赵淳生院士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看到美国正在研制超声电机用于火星探测器后,毅然回国从“零”开始研究。赵淳生院士先后罹患肺癌、胃癌,胃切除达3/4,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探索的脚步,至今整整20年。 “嫦娥三号”的软着陆器,同样有南航大专家的功劳。据该校软着陆系统课题组成员、飞行器设计专业女博士陈...
news.zynews.cn/2013-12/18/content_87... 2013-12-18

华科大团队研发月球软着陆关键技术 --即时新闻--中原网

2010年,曹治国带领9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了“嫦娥三号”软着陆关键技术攻关及着陆器测速技术等工作。他们承担的任务包括:在“嫦娥三号”接近月球时,利用光学成像敏感器获取的图像,研究月面障碍物检测和安全着陆区域选择算法;在“嫦娥三号”悬停时,利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获取的数据,研究月面障碍物检测与规避、确定着陆...
news.zynews.cn/2013-12/18/content_87...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