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856个

抓好春耕春管 打好丰收基础--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

随着气温回暖,辽宁春耕生产全面展开。今年,辽宁以玉米播种为重点,大力推进实施保护性耕作,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00万亩以上。黑龙江日前开始大豆播种,预计持续到5月上旬,今年预计播种7300多万亩。眼下,吉林梅河口市的42万亩水稻进入育苗期。这几天,当地农技人员在育苗大棚里推广新技术,指导农户科学播种育苗。
news.zynews.cn/zgjj/2023/04/11/67715.html 2023-4-11

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来看各地的高科技“三夏”!--中原网--国家...

在我右手边的这一款,可以看到它的秸秆粗壮、麦穗非常饱满,这是一个抗倒伏的高品质小麦品种,但它对水土环境要求较高,盐碱的程度不能太高;而旁边的另一捆小麦,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别小瞧它,这是在天津广受欢迎的旱碱麦,它的优点是抗旱抗盐碱,虽然说它的产量不是特别高,但是稳定性特别好,受到农户们的欢迎。
news.zynews.cn/zgjj/2023/06/18/82785.html 2023-6-18

你在春天打卡的油菜花,已收获菜籽送去榨油了--中原网--国家一类...

白芝麻是河南项城的地理标志产品,播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眼下,随着气温升高,这里的白芝麻进入适播期,当地抢抓当前土壤墒情和天气晴好有利时机,组织农户抓紧播种。 河南省项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韩景红:我们根据芝麻喜温耐旱的特点,抢时播种,延长生育期,同时调整株行距,实行合理密植,使芝麻通风透光,为丰产...
news.zynews.cn/zgjj/2023/05/22/77052.html 2023-5-22

【“头雁”南飞助振兴】取经篇:书记的跟学日志--中原网--国家一类...

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将废弃矿坑改造成“深蓝计划”农旅融合项目,整合“小冰岛”、周边田园等资源,推出深蓝咖啡、观景平台、小集市、露营地等业态,通过“集体+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和村集体以资金、资源入股,占比49%,公司占股51%。仅2023年五一期间,一天卖出5000杯咖啡,一杯68元。
news.zynews.cn/zz/2023/06/19/829...html 2023-6-19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实践⑧ | 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一所...

尝到了劳动教育“甜头”,黄店初中把劳动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强化实践体验。学校与附近的农业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农户免费为学校提供劳动实践场地,还可以兼任学校“劳动课教师”讲解劳动知识,而农户通过劳动教育基地扩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从而产生了“1+1>2”的作用。
news.zynews.cn/zz/2023/06/14/819...html 2023-6-14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实践⑥ | 发展特色种植,北韦滩村...

在张玉海的带领下,北韦滩村创造性地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了菊花产业发展指挥部,每年统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邀请专家实地讲解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北韦滩村成片的菊花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现如今,村里种了1000多亩菊花,还创立了“北韦滩”菊花饮品品牌,已经形成集采摘、观赏、加工为一体的菊...
news.zynews.cn/zz/2023/04/12/680...html 2023-4-12

无人驾驶插秧机、精选杂交品种……各地抢抓农时有妙招--中原网...

在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水稻田里,旋耕机来回穿梭。随着齿轮翻滚,一排排泥土被翻耕出来,田地变得松软平整。农户们则抓紧时间在整理好的秧田里摆放秧盘,让刚出芽的秧苗在室外环境下快速生长。 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种粮大户 熊模昌:在品种上全部选用高产优质的杂交品种,种完一季水稻还可以再种一季油菜,每亩地就能达到4000...
news.zynews.cn/zhongguojujiaol_ink/2... 2023-5-25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学习强国”市级学习平台总编南京行走进...

“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美了乡村,更带动了民富。精品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产品得到快速培育和规模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本地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效益的提升,辐射放大了园区的带动效应。同时,园区的运营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直接增加农民工资收入750多万元,土地租金增加周边农户收入400多万元。
news.zynews.cn/wangmengtuijian/1062... 2023-11-19

【学思践悟十九大】第一书记讲好故事③|“傻子”书记情暖乱石坡...

然而,两年前,他们的生活还不是这样的。2015年5月,赵伟涛第一次来到河南省郑州市新密乱石坡村的时候,被这个贫瘠的村子震惊了,山路崎岖,四处是荒地。在一个贫困农户家里,他看到一地的草籽,这是江粮草的草籽,一元钱一斤,贫苦的村民们等江粮草结籽成熟时候,就去割一堆,卖些钱补贴家用。
news.zynews.cn/og/2017-11/30/content... 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