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3,396个

央行重申稳健中性 2018货币政策难言宽松-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2018年,政策对于经济增速波动区间特别是下限的容忍度将更大,未来政府更关注的是结构的优化,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以即使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配合放松的必要性或将减弱。 花旗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监管收紧和MPA的实施将使2018年中国的货币...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8-2-22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弹药:年内将有一次降息-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连平称,从今年来看,降准仍有空间。在互联网金融持续吸收银行活期存款,外汇占款趋势性放缓,加上金融脱媒加快、股市活跃分流存款,银行存款增速不断下降,负债成本上升压力不减。在准备金率水平依然较高的情况下,年内存准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工具2 仍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5-5-8

央行预计明年实际GDP增速6.8% 比今年低-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不过,报告也指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风险因素较多,包括: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增速仍然低迷,产能过剩仍未明显缓解,明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继续放缓。在不良贷款率上升周期,银行贷款较为谨慎。此外,国内外金融领域也面临不确定性。从国际上看,美联储年底加息的可能性较大,但未来加息的步伐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加息步伐...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5-12-17

中国经济转折前夜:核心问题真正根源找到-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从可持续性来看,由于企业困难、财政收入增速不断放缓,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越来越紧张。图表7提供的月度财政收支差额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今年的财政收支差额已是最近七年来的最低值,而这是在中国经济和财政收、支总规模总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出现的,折射出政府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的可持续性存在疑问。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5-9-28

美联储加息箭上弦 央行管好流动性闸门-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11月中旬,鲍威尔称对经济保持乐观态度,但也指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三大不利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减税等财政刺激措施效果减弱,以及前期加息对经济的滞后影响等。到了11月末,鲍威尔进一步抛出了“当前利率水平略低于中性水平”的论断。这些变化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转“鸽”的信号。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空间的预期也...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8-12-18

上半年保费收入下降速度渐缓 保险业发展前景向好-财经频道-手机...

在行业保费增速整体放缓的形势下,新华保险上半年共实现保费收入678.70亿元,同比增长10.8%。应该说,新华保险熬过了结构调整最艰难的时刻,进入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轨,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7.99亿元,同比增长79.1%;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至50.5%;内含价值、剩余边际较上年末分别增长7.9%和8.1%。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8-8-31

5大原因表明美联储加息不会导致全球经济动荡-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3.市场过分担忧中国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影响。第三季度市场明显担心中国经济,这一点在上证综合指数[-0.38%]在经历抛物线式上涨之后暴跌以及8月份人民币以外贬值之后市场认为政策制定者会进一步削弱人民币上得以体现。Harris指出,近几个月,这两方面都得以明显改善。“市场对中国经济持续疲弱的担忧有所减弱,这令美联储最新(...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5-11-10

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 担忧中国经济下行实无必要-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因此,对7月份数据的回落不宜夸大解读,应更理性去看。一方面工业、投资等增速总体是小幅回落,属于正常波动的范围;另一方面增速回落有其特殊、偶然因素,特别是7月份高温天气持续、洪涝灾害较严重,生产经营、投融资活动受此影响有所放缓。”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7-8-15

A股或正迎来长周期繁荣的拐点-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更值得强调的是,1982~2002年,美国经济增速虽放缓,但增长质量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生水平提升,美国家庭更好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果实,1982~2002年,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月均增长0.895%,高于此前1962~1982年长周期停滞阶段的0.765%;另一方面,内生增长动力提升,1982~2002年美国个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季均贡献率为...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2-4-18

业内人士:“居民购房高杠杆”将成今年调控重点-财经频道-手机中原网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贷规模去年出现下调,是2017年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放缓、市场平稳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整体来看,我国居民的购房抵押率相对依然较高。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居民购房抵押率升至50%,已经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finance.zynews.cn/e/wap/sh...php?cla... 20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