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3个

中原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您了解吗?-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截至目前,中原区共有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10个、区级项目9个、储备项目5个。这些项目中,有绣球、泥塑等可以看得见的实物,也有“绿城典当商俗”“中原区村名的传说”等口口相传的社会风俗类内容。 即日起,《郑州晚报·中原时报》将开辟专栏,介绍中原区的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读...
zzwb.zynews.cn/html/2018-08/29/conte... 2018-8-29

桐柏路街道风和日丽社区 泼墨非遗跃扇间 巧手绘花展风采-郑州晚报...

本报讯 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拉近邻里间的距离,营造和谐友善的“熟人”社区氛围,近日,中原区桐柏路街道风和日丽社区开展“泼墨非遗跃扇间,巧手绘花展风采”主题手绘团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现场,老师向居民讲解了中国团扇与扇面画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等。随后,在老师的指导...
zzwb.zynews.cn/html/2024-05/23/conte... 2024-5-23

一眼千年的非遗印记-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目前,郑州有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91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6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个;拥有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93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1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说,“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历史...
zzwb.zynews.cn/html/2020-05/12/conte... 2020-5-12

将用市集方式布展 打造沉浸式体验-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又一国家级盛会将绽放郑州——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拟于3月21日至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2月21日,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新闻通气会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召开,会上介绍年会承办情况。 郑报全媒体记者 秦华 打造非遗集市 增强群众体验 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
zzwb.zynews.cn/html/2022-02/23/conte... 2022-2-23

御医真传延七代 造福百姓百余年-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鸭李祖传正骨” 提起中牟县鸭李骨科医院,中牟无人不知。但是,人们知道的无非就是,鸭李骨科医院位于中牟县爱乡路一号,是一所治疗骨伤、病和颈、肩、腰、腿疼及康复为一体的的骨伤专科医院。人们还知道,鸭李骨科的祖传正骨和膏药很管用,凡是骨伤一类的病,到这里诊断治疗,贴上膏药,康复...
zzwb.zynews.cn/html/2016-11/04/conte... 2016-11-4

料酒到底有啥“料”-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料酒是专门用于烹饪调味的酒。料酒里面到底有啥“料”呢?料酒是用黄酒做成的,酒精度在10度以上。用料酒做菜,鱼类和肉类中的腥膻物质会溶解于酒精中,在加热时随着酒精蒸发被带走,达到去腥除膻的目的。 料酒里还添加了香辛料进行调味,在做菜时可以起到增香提鲜的作用,主要是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天然香辛料,...
zzwb.zynews.cn/html/2012-02/24/conte... 2012-2-24

非遗后时代<BR/>保护才刚刚开始-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04名代表性传承人 进入名录并不是终极目标 非遗后时代 保护才刚刚开始 2002年,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就已全面启动。这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工程,10年间,在冯骥才先生的倡导下,从学者到大众百姓,从城市老街到乡村田野,从国家...
zzwb.zynews.cn/html/2012-11/02/conte... 2012-11-2

中国实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物质遗产的固态化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一直在发生着改变,所以对它的保护,不像保护自然和历史遗产那样单纯。既要考虑文化的多样性,又要照顾文化的民族性。 几乎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遗产在消亡 面对媒体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冀才始终在重复这样的认知。“这100多年来...
zzwb.zynews.cn/html/2007-06/05/conte... 2007-6-5

列子文化守护人-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62年12月出生的经开区京航办事处大孙庄村民陈国勤,多年来沿袭祖上的传承,为列子墓守陵。在守陵的同时,陈国勤还为守护和传承列子文化四方奔走呼吁。 记者 王赛华 经开时报 李洪永 文/图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列子名御寇,战国初期郑国圃田人,先秦思想家,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他先后...
zzwb.zynews.cn/html/2020-07/10/conte... 2020-7-10

新郑“耿氏香” 牵手高校-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4月22日,2017中原香文化·福文化展示暨河南大学非遗生产实习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国际庄园举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耿氏香”成功牵手河南大学,并合作成立非遗生产实习研究基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程健君,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市文联主席钟海涛,河南大学非...
zzwb.zynews.cn/html/2017-04/28/conte... 20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