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7个

专家跟咱唠唠“青铜”时代-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青铜器爵、斝是最早的酒器 “我国青铜器中的爵是最早的酒器,功能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分酒器或温酒壶。流行于夏、商、周三个朝代。它的形状是圆腹前有倒酒用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间是杯,一侧有鋬(pan,器物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下有三足,流槽与杯口之际有柱。和爵相关的酒器还有斝、角、觚、觯、觥等。...
zzwb.zynews.cn/html/2020-06/12/conte... 2020-6-12

郑州华夏历史文明宣传传播路径创新探赜-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随着品牌传播、直接传播、媒体传播、物化传播、活动传播等宣传传播实践全面展开,“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文化主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华夏历史文明的认同感和感召力持续提升,郑州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增长。系统梳理郑州华夏历史文明宣传传播路径的现实选择及创新策略,有助于讲好郑州故事,传播郑州声音,提高郑州美誉度,助力华夏...
zzwb.zynews.cn/html/2024-05/30/conte... 2024-5-30

到观星台 看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对观星台最近的一次记忆,是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暨互联网火炬传递仪式上。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区东南12公里的告成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我国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建筑之一,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
zzwb.zynews.cn/html/2021-04/30/conte... 2021-4-30

中国人从哪儿来-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世纪早期,在北京龙骨山的山洞里,相继出土了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骨骼化石,这些发现仿佛告诉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就在中国。不仅如此,当时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亚洲就是整个人类的起源地,北京猿人不仅是中国人的祖先,也是人类最早的祖先。 而遗传学家却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非洲现代人。他们在对世界各大人群的基...
zzwb.zynews.cn/html/2008-05/23/conte... 2008-5-23

“中华第一鼎”<BR/>从8000年前穿越而来-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鼎”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器皿,最早作为炊具出现于中原地区,是农耕文明的代表性器物。1978年,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遗址出土了一件陶鼎,名为乳钉纹陶鼎。该鼎为加砂红陶,侈口尖唇,深腹圆底,底附三条短扁足,腹饰多个扁乳钉,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鼎。
zzwb.zynews.cn/html/2016-07/01/conte... 2016-7-1

听听公交“老字号”1路的故事-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说起郑州最早的公交线路,许多老郑州也许都知道,正是1路公交。1954年的春季,1路公交在一片欢呼声中开通,也拉开了郑州公交发展的序幕。线路是从二七广场出发,到位于中原区的国棉一厂。 63年过去了,1路公交还生机勃勃地奔跑在这个城市最为繁华的街道之间。如果仔细研究它的线路变化、车型进程、票价调整,你会发现,它...
zzwb.zynews.cn/html/2017-03/29/conte... 2017-3-29

中国第一个射击世界冠军巫兰英对记者这样描述-郑州晚报数字报...

她曾是一名飞碟射击运动员,她曾是中国射击最早的世界冠军,她收获了很多沉甸甸的金牌,她参加过两届奥运会,但是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她没有被失败击倒,一步步走向新的成功。她叫巫兰英,现在的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从一名对射击懵懂的中学生到专业飞碟射击运动员,并成长为一名世界冠军,再到郑大体育学院的院长...
zzwb.zynews.cn/html/2008-07/04/conte... 2008-7-4

密山探玉-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比著名的丝绸之路还早的古玉石之路,是4000年前玉向东方输入的重要通道。从新疆出发,一路向西走向中亚,一路向东深入中原,融合在先民的生活当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距今大约7000年之前,中原已经探明丰富的玉石资源,其中最早的是中华人文始祖活动过的新密。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记载:“黄帝密山探玉。”在祭奠轩辕黄帝...
zzwb.zynews.cn/html/2007-03/20/conte... 2007-3-20

郑州的地方志-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最早的地方志 隋朝时期,原西周初年的管国一带,开始被称为“郑州”。此后郑州的管辖范围和名称虽几度变化,但“郑州”一词已大量见诸文献。 唐宋时期,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的郑州较为繁荣,官府曾修有几部地方志。只是距今年代较为久远,加上天灾人祸的损毁,此间郑州地区所修的地方志书均已不复存在。现在所知道的郑州...
zzwb.zynews.cn/html/2008-03/21/conte... 2008-3-21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郑州晚报数字报...

黄河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主根主脉有理有据。在距今一万年左右,黄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粟和黍的栽培,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随后阶级出现,王朝、国家诞生。 在精神层面方面,在6000多年前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濮阳西水坡遗址,就已经出现了用蚌壳堆积的龙...
zzwb.zynews.cn/html/2023-09/18/conte... 202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