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7个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是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的新平台新载体...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推动下,去年以来,郑州、开封、洛阳三个城市携手启动了“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中华文化标识、黄河流域文化特征的世界级文旅产品,让黄河文化在世界上更好地立起来、传出去,让三座城市以文化为纽带...
zzwb.zynews.cn/html/2021-04/22/conte... 2021-4-22

千年洹河古今融 红旗渠畔文旅兴-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依托殷墟为背景,以殷商文化为主线策划的大型实景行进式夜游演出,是集演艺、灯光秀和旅游的综合性文化于一体的活动。 “一眼三千年,洹水画中游。”记者一行跟随讲解员走上游船,泛舟洹河之上,穿梭殷墟、博物馆、月亮岛之间。华灯煌煌、水舞银蛇,喷泉如婀娜舞者翩翩起舞,甲骨文字、饕餮图腾浮现于河面上,让人目不暇接...
zzwb.zynews.cn/html/2023-11/21/conte... 2023-11-21

祭城:来自黄土下的三千年守望-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到今天,祭城的年轻一代也是凭槐寻址,判断出自己曾经村庄的大概位置。 2003年祭城村拆迁后,原址村民悉数搬进了位于心怡路畅和街附近热闹的祭城社区,工整的楼房,繁荣的街铺、整洁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安逸欢度晚年的老人……都在展示着这个数千年古村镇的新风貌。 现在的祭伯城遗址公园上附近有河南省武警总队、市交警...
zzwb.zynews.cn/html/2018-08/02/conte... 2018-8-2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黄河画卷熠熠生辉-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郑州东望开封、西牵洛阳,处于黄河主地标位置。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这3座东西相距300余里路程的古城就“闪耀”了3000多年。河南大学教授王燕自豪地介绍,以郑、汴、洛为核心的“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是古老华夏文明、黄河文化的精华缩影。郑州,主推华夏文明古国的神秘;洛阳,挥洒盛世隋唐的辉煌;开封,彰显...
zzwb.zynews.cn/html/2021-09/10/conte... 2021-9-10

三千年瓷火一夫立-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6年考古,阎夫立见古挖窑,仿古他有一定的资本。可他说,宋有宋的创造,元有元的高明,过一千年,代表今天的,不能是假古董。以今人的学识、眼界、条件,当学古而不可泥古。称其时代者,从来创新始。近年间,阎夫立创造出各式窑炉,热效颇高。他设计2.6立方米柴窑,传统窑炉需要10吨左右干柴,他只要400余公斤。同样,...
zzwb.zynews.cn/html/2014-05/27/conte... 2014-5-27

“天地之中”的文化读本-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地图上,“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或许小到根本无需标识,可是,细细观看这些伫立千年沉寂无声却又赫赫有名的建筑,便是一眼看尽三千年——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李晓光/文 李焱/图 她以古老和博大 展示建筑技术与艺术之滥觞 如果说,嵩山是一部用石头和理念写就的天书。
zzwb.zynews.cn/html/2020-04/27/conte... 2020-4-27

让象形文字甲骨文“活”起来-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在抖音“博物汉字”的账号主页,除了动态甲骨文制作的表情包引得众人关注,以甲骨文来呈现古代历史文化的“动画片系列”“三千年前系列”更是吸引了大批粉丝来进行“甲骨解谜”。 如今,一群爱好传统文化、擅长新兴科技的年轻人,正尝试着穿越时空,在一笔一画中探寻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系统——甲骨文的魅力,将这些古文字以...
zzwb.zynews.cn/html/2024-04/13/conte... 2024-5-8

祭城:“祭”为什么不读jì,读zhà?-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三千年前的国家——祭国 现代汉语中,除了作为姓氏,“祭”这个字一般是祭奠神灵或者追悼逝者的意思,人们在使用这个字时,大多较为谨慎,有着诸多避讳。 在甲骨文中,“祭”最初是一个神秘、庄重的词。 甲骨文字形分左右两部,左边是一个看上去像是滴着血的肉块,右边是一只“手”,意为“以手持肉”。后来加了个...
zzwb.zynews.cn/html/2024-06/15/conte... 2024-6-15

“匍”鸭形盉:烙上千年的印迹-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三千年历史的“匍”鸭形盉 河南博物院的专家告诉我们,“盉”是古代调和酒水的器具,可以控制酒的浓淡。“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可盛水。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匍”鸭形盉,通高25.2厘米、长31.8厘米,整体造型仿制鸭形,前方的鸭颈和鸭嘴构成流部,用以倒酒;后方的鸭尾构成鋬部,成为把手。更为巧妙...
zzwb.zynews.cn/html/2007-06/30/conte... 2007-6-30

打造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围绕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建设,加快推进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商代王城遗址保护、“河洛古国”遗址保护、黄帝故里园区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依托沿黄走廊建设历史遗产带、文化带,增强世界级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打造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
zzwb.zynews.cn/html/2021-09/27/conte... 20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