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75个

这座4300年前古城的建筑魅力有多大?-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在郑开展 本报讯 从陶排水管、越王剑到龙形玉佩……450余件平粮台遗址出土文物第一次集中亮相,展示出平粮台这座4300年前的龙山文化古城的建筑魅力、历史价值及其发掘过程。昨日,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支持,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阳县人民...
zzwb.zynews.cn/html/2017-11/16/conte... 2017-11-16

大河村遗址:追寻6000年的文化脉络-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河南省博物院有一件镇馆之宝“彩陶双连壶”,出土自大河村遗址,单件孤品,独一无二。对,就是中学历史课本提到仰韶文化的标准配图。业内普遍的观点认为彩陶双连壶是神圣礼仪用品,是氏族结盟或者大型活动时的礼器,是用以对饮的酒具。象征着和平、友好、相敬、相亲。
zzwb.zynews.cn/html/2018-08/09/conte... 2018-8-9

政协管城回族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

先后在郑州文庙、商都遗址博物院、城隍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祭祀大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讲坛、庆中秋传统民俗等活动,在省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品学兼优的后备人才凝心增智、添砖加瓦。 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
zzwb.zynews.cn/html/2024-02/22/conte... 2024-2-22

管城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品质城区-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2020年,管城区在实施东城垣环境整治工程时发现东城垣断面并对其进行清理和保护,为有效保护和展示此处城垣,建设了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致力打造郑州商城文化地标。”5月7日上午,该馆工作人员马雨馨介绍,馆内采取沉浸式光影手段展示城垣遗址,是郑州市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文旅融合的首次实践。通过先进的沉浸式科学技术...
zzwb.zynews.cn/html/2023-06/13/conte... 2023-6-13

把郑汴洛联合打造为国际文化旅游之都-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三是博物馆引领。今年,要以河南博物院新院、黄河国家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等为龙头,加快推进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大河村仰韶文化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数字赋能。省文旅厅每年拿出4000万元,对数字化建设进行奖补。从今年开始,奖补的重点从传统景区转向大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场所的数字化升级改造。
zzwb.zynews.cn/html/2022-02/09/conte... 2022-2-9

8000多年前新郑裴李岗人种水稻不是为了吃,而是用来酿酒-郑州晚报...

作为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展示项目,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通过数字化手段及场景复原,让遗址和文物鲜活起来。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从“巍巍亳都”深入解读“城”的内涵和人的创造,到“生生不息”的历史延续,横剖面、长时段展现古都郑州的“根”与“魂”,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到郑州商城70年考古发掘研究的成果,解码...
zzwb.zynews.cn/html/2023-05/15/conte... 2023-5-15

@哈尔滨、全国游客 <BR/>绿城呼叫冰城 来了就是qie(客人)-郑州...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3600年前,商汤在郑州建立开国之都——亳。几十年前,这一都城遗址的发现,为晚商殷墟文明找到了源头,为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坐标,对于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早期青铜文明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商都,从此成为郑州最醒目的文化标识。
zzwb.zynews.cn/html/2024-01/13/conte... 2024-1-13

河南博物院珍宝杜岭方鼎: 承上启下的国之重器-郑州晚报数字报...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被称为国之重器。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之一——杜岭方鼎,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 杜岭方鼎通高87厘米,重约64.25千克,于1974年出土于郑州张寨南街商城遗址,同坑出土了两件形制和纹饰相近的方鼎,另一件高100厘米,重86.4千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
zzwb.zynews.cn/html/2021-04/21/conte... 2021-4-21

“中华第一鼎”<BR/>从8000年前穿越而来-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现存于河南博物院 据介绍,这件乳钉纹陶鼎从8000多年前穿越而来,现馆藏于河南博物院,新郑博物馆存放的是其复制品。裴李岗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陶鼎,为手工捏制而成,鼎身呈深腹盆形,口沿以下满饰粗疏的乳钉,不仅增加美感,更起到加固器身的作用,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为久远的陶鼎。作为实用的炊器,陶鼎多使用夹砂陶...
zzwb.zynews.cn/html/2016-07/01/conte... 2016-7-1

管城回族区:锚定“古都新生” 交上出彩答卷-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

将商城墙遗址、文庙、城隍庙、清真寺等文化遗址串珠成链、扩线成面,打造文化体验博览环;规划建设宫殿区考古展示中心、城垣考古探寻研学中心等,开放商都遗址博物院、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动文化活态化展现、具象化传播;研发构建郑州商城考古数据库和活化利用智慧管理系统,运用现代技术复原夕阳楼、紫荆门、开元寺塔等文化地标...
zzwb.zynews.cn/html/2022-07/01/conte... 20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