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9个

一砖一瓦“演绎”千年历史-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秦代的砖素有“铅砖”美喻。秦砖的特征,纹饰主要有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小方格纹等图案以及游猎和宴客等画面。一块块秦砖汉瓦、一件件甲骨竹简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古老的荥阳又是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zzwb.zynews.cn/html/2015-06/04/conte... 2015-6-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祈福祖国风调雨顺-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这是我第一次以嘉宾身份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深感荣幸。”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最美基层民警杨旭恒认为,拜祖大典不仅吸引了全球华人的瞩目,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载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杨旭恒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主题“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深入人心,通过寻根拜祖,追思黄...
zzwb.zynews.cn/html/2022-04/04/conte... 2022-4-4

在史诗般的河洛文化中徜徉-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朋友曾从事宗教工作多年,他称慈云寺对研究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对华夏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留下的建筑、雕塑、文学、绘画等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对探讨佛教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听着慈云寺悠扬的钟声,我仿佛看到了慈云寺春天桃花烂漫,夏天清爽宜人,秋天满山红叶,冬天香火袅袅,一派人...
zzwb.zynews.cn/html/2019-04/29/conte... 2019-4-29

拜祖祈福 中华儿女共祝愿-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古时一家人,今朝喜相聚。血脉相连,心香沁人。这种水乳交融的情感因祈福更加难舍难分。天佑中华,为祖国祈福,为民族大业祈福,为华夏儿女祈福。 振兴中华 百年梦想 同心同德 和谐和睦 “黄帝子孙,两岸同根”,在汉阙门下,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林政则在黄帝故里祠前写下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赢得在场嘉宾的喝彩和掌声。他说...
zzwb.zynews.cn/html/2019-04/08/conte... 2019-4-8

血脉相连 四海炎黄子孙遥拜祖先-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全球华人寻根拜祖联合会执行会长王友谊说,拜祖大典让更多的华夏儿女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铭记炎黄子孙自己的根。香港举办恭拜轩辕黄帝大典今年是第三年,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今年大典仪式中对于古枣树的认养仪式,让香港拜祖大典的内涵进一步升华,体现出两地同胞深厚的情感和同为炎黄子孙的强烈...
zzwb.zynews.cn/html/2018-04/18/conte... 2018-4-18

游子回到老家河南 拜祖寻根精神家园-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以往的拜祖大典许多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会来到现场,大家聚在一起,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会共同参加一些经贸交流活动。”万受菊说,近两年,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没有办法来到现场寻根拜祖,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纷纷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网上拜祖祈福,参与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华夏儿女通过活动表达增进民族团结、...
zzwb.zynews.cn/html/2022-04/04/conte... 2022-4-4

嵩山:“天地中心”之征象 民族表记之寄托-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嵩山居中原,中原系炎黄部族最初筚路蓝缕的祖居地和由来之地,孕育了华夏部族的根脉,乃中华民族文化之发源地。 夏禹时称为“嵩高”、“崇山”。周公著《尔雅》上说:“山大而高者叫嵩,合而言之称为嵩高”;唐尧时登封县为崇地,故嵩山叫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后,始定“嵩高山为中岳”。嵩山这一名称是汉武帝...
zzwb.zynews.cn/html/2016-10/27/conte... 2016-10-27

18位炎黄子孙代表祈福中华 期盼伟大复兴-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头一次参加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柳建伟心里充满着自豪与光荣。在他看来,拜祖大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蓄积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儿,体现了根的意识。他的祈福牌上,写着“天佑华夏万万年”。 “万事万物都有根,没有根就长不大或长不壮。”他比喻道,只有根盘根错节,交错在一起,树才能吸取更多的氧分,才能长得更...
zzwb.zynews.cn/html/2014-04/03/conte... 2014-4-3

到大河村遗址 探寻5000年前“星空下的村落”-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

具有较高文化技术成就的区域性中心聚落遗址,文化层堆积之厚、文化内涵之丰富、延续时间之长,是黄河流域数千处古遗址中的佼佼者。”胡继忠说,遗址规模庞大、发展序列完整,几乎包含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所有地方类型,遗址中各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依次相迭,最厚处达12.5米,这层层叠起的文化层,为我们记录着华夏民族遥远...
zzwb.zynews.cn/html/2021-04/30/conte... 2021-4-30

中医传人张喜海:守正创新,勇攀骨病医治高峰-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

泱泱华夏,千年不断,衍生出了璀璨的中医文化。其中,中医药的传承不容小视,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护佑着一方安康,是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在河南郑州,有一个响彻中原的非遗中医骨科世家——张氏中医骨科,目前已有近200年的家族行医史,世代相传的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令人钦佩的大爱和仁心。
zzwb.zynews.cn/html/2022-09/30/conte...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