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9个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 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

新华社电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
zzwb.zynews.cn/html/2024-06/26/conte... 2024-6-26

中国探月<BR/>分“绕、落、回”三个阶段-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陶钟山28日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嫦娥二号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百余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发射场的可靠性和整体发射能力。 陶钟山说,在成功发射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后,发射场系统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了改造,包括更新测量雷达、更新遥测系统、改造光学仪器、优化加注系统等在内的...
zzwb.zynews.cn/html/2010-09/29/conte... 2010-9-29

持续53天的“追月大片” 一幕幕场景令人记忆犹新-郑州晚报数字报...

月背不仅是我们从地球上观测不到的“秘境”,更有着“不在服务区”的烦恼。 今年3月率先发射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在上一代鹊桥号中继星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升级,不仅提高了通信覆盖能力,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任务扩展能力,为嫦娥六号和探月工程四期等后续任务提供功能更广、性能更强的中继通信服务。 ——实现月背“...
zzwb.zynews.cn/html/2024-06/26/conte... 2024-6-26

为和平利用外空继续奋斗-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方愿继续与志同道合的国际伙伴携手,探索外空这一人类的共同疆域,为和平利用外空这一全人类共同事业继续奋斗。 毛宁表示,今年是中国实施探月工程20周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中国探月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六号探测器自5月3日发射...
zzwb.zynews.cn/html/2024-06/26/conte... 2024-6-26

嫦娥嫦娥满载梦想奔月而去-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预先计算好的最佳发射时间,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zzwb.zynews.cn/html/2007-10/25/conte... 2007-10-25

嫦娥六号携月背珍宝回家了-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5日13时41分许,嫦娥六号经历了回家路上惊心动魄的时刻——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11.2千米/秒)高速在大约大西洋上空第一次进入地球大气层,...
zzwb.zynews.cn/html/2024-06/26/conte... 2024-6-26

嫦娥姐姐不在月亮上?-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天文馆探月 红领巾记者团 王中润 经三路小学三年级 到了天文馆,我们刚坐进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屋里,屋顶圆形的影视屏上就突然出现了一个浩瀚无垠的星空,就像数不清的小朋友在调皮地眨着眼睛。我们边观看边聆听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月亮是地球夜空最醒目的天体,带给人类无数的遐想,冰清玉洁的月轮是天上美丽...
zzwb.zynews.cn/html/2014-03/06/conte... 2014-3-6

四川广元副市长写散文得了一个文学大奖

据新华社电 速览中国 我国启动探月二期工程, 嫦娥三号已完成方案设计 近日,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已经圆满完 成,据了解,探月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二期 工程中的两颗探月卫星之一嫦娥二号,预 计今年 12 月完成整星综合测试,2010 年或 2011 年发射;另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已 经完成方案设计,预计今年 9 月转入初样 研制...
zzwb.zynews.cn/page/2/2009-01/10/A10... 2009-1-10

其中有两位是咱郑州的-郑州晚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本报讯 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将在2007年下半年迈出实现国人千年“奔月”神话的第一步。12日,记者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获悉,在5月8日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122名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名单中,我省两位专家有幸入选。 据了解,入选的两位专家一位是徐青,是遥感信息工程方面的国内知名专家...
zzwb.zynews.cn/html/2007-05/14/conte... 2007-5-14

我国正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可把25吨重航天器送到近地轨道-郑州晚报...

孙来燕还表示,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航天事业目前已具备进入空间、载人航天等五大能力,一是进入空间能力,二是卫星制造能力,三是载人航天能力,四是空间探索能力,五是航天的基础与保障能力。孙来燕还透露,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发射基地。据新华社电...
zzwb.zynews.cn/html/2007-10/12/conte... 20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