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个

保护候鸟迁徙通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每年4月21日至27日是河南省“爱鸟周”。今年全国“爱鸟周”的主题是“保护候鸟迁徙通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大候鸟迁飞通道的保护力度,广泛凝聚社会力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郑州市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现有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有鸟类307种,一级保护动物10多种,有大鸨、白鹳、黑鹳、金雕等;二级保...
zzrb.zynews.cn/html/2023-04/20/conte... 2023-4-20

碧水蓝天共一色,奏响“幸福黄河”新乐章-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细心的你是否发现,郑州的生态环境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这里,你可能会不期而遇东方白鹳、黑鹳、白鹤、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可能邂逅大天鹅、小天鹅、红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察银杏、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四季轮转,也可以聆听风吹过野大豆、连香树、中华结缕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
zzrb.zynews.cn/html/2024-06/03/conte... 2024-6-3

水穿碧野毓灵秀-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整治行动还与保护“母亲河”清四乱专项行动、巩义市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使得原有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人们惊喜地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首次“主动亮相”巩义黄河湿地。黑鹳来了,大天鹅也不约而至,这些珍贵“客人”的现身,无声彰显出生态恢复的良好效果。 “邙岭上种这些果树,的确是比种田...
zzrb.zynews.cn/html/2020-09/11/conte... 2020-9-11

感恩黄河母亲-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原生态自然景区,景区内有黄河湿地原生植物800余种,丹顶鹤、白鹳、黑鹳等禽类40多种,是中原地区不可多得的黄河风情游、湿地体验游最佳去处。 黄河花园口旅游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因明代在此修建花园并形成渡口,名花园口。如今的花园口万亩沙荒变成良田,柳绿果红,鸭游鱼跃;全长5550米的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区内...
zzrb.zynews.cn/html/2012-09/27/conte... 2024-5-12

郑州建设生态文明奋力筹办绿博会纪实-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这里湿地类型多样,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越冬地。濒危珍稀鸟类大鸨、黑鹳、灰鹤、豆雁、绿翅鸭等是这里的常客,大、小天鹅,白鹭,燕鸥等珍稀鸟类则常年在这里生活。黄河虫实、野生大豆等宝贵的植物资源,使郑州黄河湿地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区。
zzrb.zynews.cn/html/2010-09/26/conte... 2010-9-26

三尺讲台上的最美风景-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MY CLASSROOM。我的教室。”这位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名叫胡君丽,今年40岁。21年来,她把平凡的教学生活演绎出诗一样的风采,三尺讲台上,她拄着双拐上课的身影成为王村镇韩村小学孩子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荥阳市王村镇韩村小学学生高俊钊说,胡老师非常坚强,虽然她身体不好,但她...
zzrb.zynews.cn/html/2018-12/17/conte... 2018-12-17

《台北知府》新登台-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李颖)经过重新加工提高、由河南省豫剧二团排演的大型历史剧《台北知府》26日晚在郑州儿童影剧院与观众见面。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等领导观看演出,结束后上台亲切接见演员。徐光春说,该剧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河南籍的“台北知府”陈星聚清正孝廉、受到台湾人民爱戴的艺术形象,希望全体演职员对剧本、...
zzrb.zynews.cn/html/2008-12/27/conte... 2008-12-27

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双拥”工作的通知-郑州日报数字...

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驻郑各部队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和郑州市双拥模范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站在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发达的高度,切实把双拥工作...
zzrb.zynews.cn/html/2008-12/27/conte... 20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