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个

人与自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那麦秸的干焦味与镰刀和收割机扬起的漫天烟尘,就是这场生命之火升腾起的烟焰,麦子的生命意义就在这升腾中升华。 同为大面积种植的主粮,成熟的稻穗低下头颅赢得谦逊的美名,但除非秆折茎断,再饱满的麦穗都挺胸昂首地托举着它们锋芒毕露的颖果。农人是小麦在人世间的收养者、参照系和知己,风熏熏兮烈日如炙,小麦...
zzrb.zynews.cn/html/2016-12/07/conte... 2024-5-21

麦子黄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其实,村里早来了收割机,可老人们嫌割麦机割得不干净还花钱,就全家出动,一把一把地割,至少他们是心安的,这是祖祖辈辈的经历,对麦子的虔诚和恭敬也必须亲自动手,劳动,是先苦后甜的。 麦子黄了,亲情也黄了一次。 老人们都是庄稼地里的老把式,对年轻人割的麦子不满意,不是麦茬深了,就是麦子放得不整齐。老...
zzrb.zynews.cn/html/2018-06/13/conte... 2024-5-9

麦子在手中成熟-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一粒麦子 成熟 布口袋 家 是短暂的 这是麦芒 的痛苦或者 幸福 你是哪一棵麦子 真的,我忘记了你是 哪一棵麦子 在我家的麦地 根扎下来 很浅 风摇一摇你 在那个季节的嘴唇 你吻到了什么 你不说 我可爱的麦子 在遍野的成熟里 我错过 尽管我 至今还在惦记 麦子麦子咱们回家 麦子麦子,我呼喊的时候 我喊成了...
zzrb.zynews.cn/html/2012-06/18/conte... 2024-5-3

麦子-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麦子一般要起大早,此时天儿凉快些,麦秸在夜间受了潮湿,拔起来不容易打滑,还不扎手。开拔时一般是一位有经验的壮劳力开趟子,两边各一人随趟子,每人拔六垄麦——那时用木耧播种的麦子一趟都是两垄,这样一人拔三耧宽,三个人拔过去后宽度正适合过牛车拉麦个子。 拔麦开始后,开趟子的汉子一语不吭地猫下腰,...
zzrb.zynews.cn/html/2018-06/29/conte... 2018-6-29

麦子的馨香-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麦子的馨香 ♣ 侯发山 夜深了,“咕咕”,“咕咕”,布谷鸟的叫声清脆,响亮。听着布谷鸟的叫声,还有手机微信的提示音,躺在床上的槐花心里越发毛躁,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下午,她给幸福打电话,问他能否先把她家的麦子收了。前年,幸福弄了台联合收割机,幸福就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红人。这两年,每到麦收时节,老少爷们...
zzrb.zynews.cn/html/2018-06/20/conte... 2024-5-18

又到一年收获时 “三夏”助农保丰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我们得再快点,村东头还有80亩小麦等着收哩。”郑岗村村干部王科军边搬运麦子边说。他们撸起袖子直奔地头,一个个干劲十足,在金灿灿的麦田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信王村,看着收割完的小麦,村民曹小俊高兴地说:“最近正值小麦收割的关键期,俺村的干部们积极为我们联系收割机,还帮我们运输、晾晒,俺家的小...
zzrb.zynews.cn/html/2024-05/30/conte... 2024-5-30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 ——题记 第一章 一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地域,地名叫梅陵。 历史上,这是一块水淤地,也叫冲积平原。有的说,这块平原是黄河“滚”出来的。早年,黄河连年泛滥,滚来滚去,就“滚”出了这么一个地方。也有的说,这是黄河跟淮河“斗”出来的平原。两河相遇,黄河想把淮河“吃”掉,淮河...
zzrb.zynews.cn/html/2017-09/08/conte... 2017-9-8

走失的行当周天红-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接着东家西家的人就都走了出来,手里端着苞谷、大米或麦子,在我老家叫打苞谷泡儿或谷泡儿、麦泡儿。类似于爆米花,反正是逢年过节拿来待客或自己闲来吃耍、混嘴巴子的货。娃儿们就爱看这场面,高压锅一烧,机器一响,爆米花出锅,不管三七二十一,捡到一颗就往嘴巴里送。苍蝇腿儿也是肉。管不了那米花爆没爆...
zzrb.zynews.cn/html/2016-01/21/conte... 2024-5-28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宋朝南迁后,稻米在主粮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人迁往南方后,在饮食习惯的影响下,麦子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其地位也超过了粟。在北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比粟要高不少;在南方江淮流域,无霜期稍短,人们广泛采用麦、稻轮作。 唐朝把全国分为十道,南、北各五道,而宋朝把全国分为十八路, 北方...
zzrb.zynews.cn/html/2022-05/22/conte... 2022-5-22

勤俭是幸福的左右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勤是幸福的左手,俭是幸福的右手。”勤俭节约、不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的,用心血播种的,我们不能浪费。 记得有一次,我不仅没把饭吃完,还掉了许多饭粒,妈妈便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在农村体验过摘棉花、掰玉米、收麦子、拾麦子,难道你忘...
zzrb.zynews.cn/html/2020-12/10/conte...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