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3个

走进儋州东坡书院-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苏轼常年被贬或外任,从“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常州、杭州、惠州、儋州,一生颠沛流离,苦难成为他生命的主旋律。 他在41年的政治生涯中,被贬谪23年,生死未卜,却一笑置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在世遇见风雨是常态,只看他有没有抗拒风雨的力量。苏轼做到了,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下,他...
zzrb.zynews.cn/html/2024-05/26/conte... 2024-5-26

探寻千年前先贤的心路历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储劲松用一句话概括了苏轼这时的心路历程:“在贬谪期间,苏东坡寄意诗词文章,兼习书法绘画,并深研佛老之学,用这些来为自己渡劫。”这句话不仅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苏轼在这期间的人生特点,还点名了在其乐天知命的外表下,这些不过是其无奈的“渡劫”举动。 通览储劲松评析十一位两宋文人作品,我觉得其评析苏轼的当首屈...
zzrb.zynews.cn/html/2023-12/25/conte... 2024-5-15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文字之累被捕入御史台狱,获释后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 。他便在那里的东坡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 。又在东坡筑室,名曰“雪堂”作为游息之所。 贬谪生活还是无休无止。九月的一天,他和朋友们在雪堂夜饮,半夜后才回到黄州南长江边上的住所。家僮入睡,呼门不应。倚杖放目,只见江...
zzrb.zynews.cn/html/2012-08/07/conte... 2024-5-8

刘禹锡的桃花劫-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刘禹锡回到长安之时,又恰逢桃花盛开之际。诗人再次来到玄都观,见观中桃花已荡然无存,不禁旧事重提:“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可见,在长达十多年的贬谪岁月里,千般委屈,万般磨难并没有让诗人妥协,相反,他对昔日炙手可热的政治势力,继续表示了自己极大的蔑视。一次次...
zzrb.zynews.cn/html/2013-07/29/conte... 2024-5-12

范仲淹的“三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们知道北宋名臣范仲淹,大多是因了他的那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可不是只说说就算了,只有漂亮话,不干漂亮事,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句名言,既是他立身处世的座右铭,也是他为人处事的道德标杆。他因不畏权势、伸张正义而三被贬谪,被人誉为“三光”的经历,就是他的这句名言的最好解读...
zzrb.zynews.cn/html/2010-05/06/conte... 2024-5-10

《分类两宋绝妙好词》-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雨雪风月、对景感怀、疏狂闲适、贬谪流徙、怀古咏史、斥责嘲讽、俳谐戏谑、夫妻之间、兄弟姊妹、友情深长、忆昔怀旧、羁旅乡愁、离别相思、闺情绮怨、豆蔻年华、琴棋书画、艺人剪影、梦幻世界、寿词选粹、杂花朵朵等42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分类突破了以往固定的局限框框,完全从实际出发,主要根据作品的题材,同时也兼及...
zzrb.zynews.cn/html/2015-11/21/conte... 2024-5-19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后来苏东坡被贬谪黄州,为了生活,苏东坡只好下地种菜,来补贴家支。童年的苏过时常帮父亲种菜浇水,孩时就懂得关照父亲。苏东坡五十九岁时,再次受贬到广东惠州。已二十多岁的苏过主动提出陪父亲到惠州照顾父亲。三年后,苏东坡长子苏迈带家人到惠州与苏东坡团聚。可就在此年,六十二岁的苏东坡再次被贬到“南荒之地”...
zzrb.zynews.cn/html/2011-06/18/conte... 2024-5-5

“有味”的苏轼-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在我的体会中,“清欢”不仅是淡淡的喜悦与欢愉,更是平凡生活里的一丝诗意。生活可能大多数时候是坚硬尖刻的,就像苏轼坎坷的人生、屡遭贬谪的仕途,他经历过丧妻丧子之痛,品尝过生活的苦楚,但依旧会有一些脆弱美好的时刻,让人心里稍微一软,悄悄地释放了一抹温柔。
zzrb.zynews.cn/html/2017-08/20/conte... 2024-5-11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贬谪朗州之初,刘禹锡亦常作怨天尤人之愤,然而,时过境迁,当最初的愤懑和自傲消退之后,哲学思维的理性光辉重新照亮了刘禹锡的世界,许多曾经被忽视或误解的细节,一一浮现在眼前。 刘禹锡精通医理,从这一角度来看天人关系,他发现:药石皆生于自然,本为草木虫兽之类;疾病亦生于自然,本有催魂夺命之险。人可以引草木虫...
zzrb.zynews.cn/html/2016-02/03/conte... 2024-5-2

生民难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孟昶勒令他退休,贬谪到今天的四川邛崃居住,“永不启用”。当听说眉州刺史申贵对待民众十分凶残,又十分贪婪后,孟昶罢了他的官,还将此人赐死。同时,他又在朝堂上设置“匦函”,即今天的“举报箱”,接受臣民投书,从而直接了解民情。 孟昶的这几招,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官吏们有所收敛。为了警示官员,孟昶又在公元...
zzrb.zynews.cn/html/2019-01/11/conte... 20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