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个

山村片医忙碌的“小年”-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月23日恰逢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的“小年”。一大早,环翠峪景区司庄村卫生室的医生陈顺就收拾东西,把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诊疗本、常用药品等医疗用品一一检查放进药箱,穿上蓝色大褂走出门去。 门口车身斑驳的电动车是他的代步工具,“杏花村梅沟组的张来成捎话说他这几天有点不舒服,老头儿今年85岁了,要...
zzrb.zynews.cn/html/2014-01/29/conte... 2014-1-29

健康提醒-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家人搀扶着他来到家附近的诊所,医生拿出血压计一测,血压升到 200/120 mmHg,刘玉彬随即被送至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来到市一院后,确诊患者为急性脑梗死,随即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循环、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同时联合康复科对刘玉彬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经过十天治疗,刘玉彬右侧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专家介绍,目前,我...
zzrb.zynews.cn/html/2016-11/11/conte... 2016-11-11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原来药店搞促销,买药送血压计,丈母娘有高血压病,每天吃药,就送了个血压计回来。 杨师傅看见丈母娘,没准备多说话,打个招呼就要回房间睡觉。丈母娘正摆弄呢,总觉得血压量得不准,见杨师傅回来,硬拉他量个血压,说他血压正常,量了当个标准。 犟不过丈母娘的热情,杨师傅端端正正坐着量了个血压。数值出来,两个人吓一...
zzrb.zynews.cn/html/2016-11/26/conte... 2016-11-26

闭一只眼享受生活-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别总惦记着炒股,钱是身外之物,健康才最重要。”老妈拿着血压计喜笑颜开,事后老爸对我说:“有一句名言‘结婚登记前,请睁大你的眼睛,结婚后,请闭上一只眼’,你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应该
zzrb.zynews.cn/html/2016-07/08/conte... 2016-7-8

公交“健康小屋”亮相-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黄菲告诉记者,前两天行车途中,一位老人突然心脏疾病突发,他老伴向车长求助,幸亏车上有一位乘客带有速效救心丸,并对发病老人采取了紧急措施,这才缓解了乘客病情,同时拨打了120,避免了意外发生,“我就想在车上放一些像速效救心丸之类的常用药品,还有血压计、体温表等常用工具,以备不时之需。”黄菲说。
zzrb.zynews.cn/html/2018-11/30/conte... 2018-11-30

人人拥有家庭医生 人人享有健康服务-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郑州市卫生健康事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巨大进步...
zzrb.zynews.cn/html/2019-06/24/conte... 2019-6-24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切!”她拿起一支欧姆龙血压计扔在床上,“在咱们这地摊上,十块钱就买了。” 我耐心地说:“妈,您不懂,那是专门给您买的,日本原装的,要一千多。” “这也是给我的?”她拿起一打丝光袜子,当时比较时兴这个,“这能是人穿的?跟葱皮儿似的。”
zzrb.zynews.cn/html/2021-10/31/conte... 2021-10-31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无标题 近日,管城区航海东路街道港湾社区组织志愿者向马沟民族儿童福利院赠送家庭医药箱、听诊器、温度计和血压计等物品,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童年。 本报记者 王思俊 摄
zzrb.zynews.cn/html/2017-05/04/conte... 2017-5-4

灾后防疫保健康 专家医生开“处方”-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二要做好自我监测:家中常备臂式电子血压计、血糖监测仪,早、中、晚以及不适时监测血压、心率、血糖变化。 三要健康饮食管理: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一日三餐,不暴饮暴食,不过分节食,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戒烟戒酒。 四要落实卫生管理:积极进行室内的清理和消毒工作,水和食物一定烧熟煮透,避免生水和不洁食物引起的...
zzrb.zynews.cn/html/2021-08/13/conte... 2021-8-13

病有所医 百姓享受更多健康福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从最初看病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从市民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40年点滴变化,见证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
zzrb.zynews.cn/html/2018-10/14/conte... 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