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个

坐耙-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父亲是种地老把式,过罢正月,就开始套牲口犁地,进入春耕生产。那时候,乡村没有幼儿园,五六岁才能入学上学前班。这之前,孩子们闲在家里没事,常跟父亲下地玩。 最有趣的,就是父亲耙地时让我坐耙。 地离村很近,父亲什么时候下地套犁不知道,我被母亲叫醒已经是天快“饭时”,(“饭时”是我们这儿的方言,指吃...
zzrb.zynews.cn/html/2017-03/24/conte... 2024-5-8

溱水河畔万燕筑巢-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曲梁镇一位农业“老把式”总结:其一这里土地肥沃,庄稼长势旺盛;其二溱水河涓涓流水,清澈明洁;其三这里树木繁多环境优雅;其四当地群众爱鸟、护鸟、养鸟意识不断增强;其五附近企业老厂房多、空间大,另外居民房舍也多,这使众多燕子有宽敞安静的栖息地方。
zzrb.zynews.cn/html/2016-04/28/conte... 2016-4-28

踏实种地保丰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村庄采用土地托管,村民将土地交给村集体“保姆”种植,共同获益。 对于刘三海一样的种地“老把式”,照顾土地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他浇水的麦田,就是村集体托管的土地,有了集体这个“保姆”,他又亲自当“园丁”,心里更踏实。“3月浇足返青水,除草去虫保丰收。”刘三海说,“不误农时,是农家祖训,农田托管,是村庄新...
zzrb.zynews.cn/html/2023-03/03/conte... 2023-3-3

秋天的谷子-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谷子须在每年麦收后趁墒抢茬播种,当其时,田野里一派忙碌景象。前边拉耧人笑声飞扬,后边铜铃叮当作响,老把式摇动装满种子的木耧,怀着夏日的激情,将农家对金秋的期冀播撒进故乡的黄土地。大约一周,谷苗便萌芽而出,它们状若小草,芽尖凝露,看似弱不禁风,却用娇小的身子坚韧地扫描出一行行生命的嫩绿,为麦收后的空旷...
zzrb.zynews.cn/html/2017-08/25/conte... 2024-6-4

新郑 大手笔扶贫开发具茨山-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高凯)秋日午后的具茨山空气清新,略有寒意。在山上开办“农家乐”的村民王春宏忙碌一中午后,裹上外套,一边用手机QQ群联系顾客,一边和店里伙计讨论顾客对饭菜的评价。 “现在,具茨山的游客不断增加,本地人、外地客的钞票都让咱挣了。”曾经是驰骋田间的“老把式”,如今是抱着账本的“小老板”的王...
zzrb.zynews.cn/html/2015-11/05/conte... 2015-11-5

大山里走来兼职“麦客”-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耕种的过程让组工干部们有了不少改变,几年下来,队员不仅熟悉农活儿的基本操作,有的还成了种地“老把式”。经过4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老李家的6亩麦子全部收割完毕。 三夏期间,新密市县乡两级500多名组工干部纷纷帮助农民割麦种秋,成为兼职“麦客”。
zzrb.zynews.cn/html/2014-06/12/conte... 2014-6-12

麦子黄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老人们都是庄稼地里的老把式,对年轻人割的麦子不满意,不是麦茬深了,就是麦子放得不整齐。老年人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要麦子颗粒归仓。年轻人却不同,本身干活就是被动的应付的,一听啰唆火就上来了,就吵起来。麦地里,火气可大了。 即便这样,农活还是要继续的,在外面大老远赶回来,为的就是帮爹妈收割麦子的,吵归...
zzrb.zynews.cn/html/2018-06/13/conte... 2024-6-10

郑邑旧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一般一岁口,能驮百八十斤重,给它配上坐垫,带上嚼子就能上路了。专门用作代步的驴,都是被阉过经过专门的训练。这样的驴温顺,听话,好使唤,不蹽蹄子。据侯寨乡几位行业老把式介绍:驴分走驴和干活的驮驴两种。走驴专门用于载客,这种驴一般不用鞍子,而是个坐垫。驴背两侧有脚蹬,为铁制或木制,驴脖颈下挂一个...
zzrb.zynews.cn/html/2011-11/16/con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