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个

诗赋咏龙-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唐朝诗人李峤的《龙》,涉及龙文化和用典较多,篇幅不长,颇为耐读:“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腾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具有神奇力量和崇高品质的龙,表达了对龙的赞美和颂扬,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权力、荣耀和圣贤之道的追求和向往,后两句“希逢...
zzrb.zynews.cn/html/2024-02/19/conte... 2024-5-5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这是鸦片战争爆发后,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遣戍伊犁,自西安动身,告别妻子家人时,随口吟诵而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全诗用典贴切,对仗精...
zzrb.zynews.cn/html/2012-07/25/conte... 2012-7-25

妙联委婉道高龄-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北宋程颢,82岁时得中状元,心中激动不已,既叹吾已老矣,又喜有志者事竟成,他在给皇帝的谢恩表中写道:“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志,多太公之二年。”其意是,我虽比辅佐周文王的姜太公大两岁,但比传授《尚书》的伏生还年轻8岁哩。不但用典巧妙,也含蓄说明了个人的顽强进取精神。
zzrb.zynews.cn/html/2014-05/08/conte... 2024-5-22

《诗外文章: 文学、历史、哲学的对话》-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较之一般文化随笔,在知识性判断之上,平添了哲思理趣,渗透进人生感悟,蕴含着警策的醒世恒言;而历代诗人的寓意于象、化哲思为引发兴会的形象符号,则表现为一种恰到好处的点拨,从而唤起诗性的精神觉醒;至于形象、想象、意象与比兴、移情、藻饰、用典的应用,则有助于创造特殊的审美意境,拓展情趣盎然的艺术空间。在准确...
zzrb.zynews.cn/html/2018-12/12/conte... 2024-5-16

文史杂谈-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与王琦相反,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先生则把李贺此诗中的“青蝇”作为了一个造成读者“视境中断”的用典例子,称“青蝇”应为“凭吊者”的代称,来自《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别传》中的“生无可与语,死与青蝇为吊客”。要说,这样理解也可以,但如果我们不是复杂化地看问题的话,正如前面所说,李贺诗里的“青蝇”就...
zzrb.zynews.cn/html/2011-08/07/conte... 2024-6-2

烹调联趣话-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还有一副用典恰到好处的对联:“忆到新莼鲈可脍,时陈香稻蟹初肥”。此联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晋代有一个名叫张翰的人,在异乡做官,有一年秋风起,他突然想起家乡苏州的莼菜和鲈鱼,于是叹道,“人生贵得适志”,便使驾而归。这位大人为了品家乡风味的莼菜和鲈鱼,连官也不做了,驾一叶轻舟,回原籍老家去了,这等天...
zzrb.zynews.cn/html/2015-02/15/conte... 2024-5-20

教授 诗人 <BR/>小说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小寒过罢,接刘恪教授电话,说他近日返京写作,临走前想说说话儿。刘恪是河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来开封已四五年光景。我知道刘恪写作,用典、选参考资料极严格,有些专业书籍,除了开封9个书柜,还分别存在北京、岳阳、廊坊的书房里。他这次回去,正是所写内容的资料大部分在他北京苹果园的寓所。
zzrb.zynews.cn/html/2012-07/01/conte... 2012-7-1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历数古诗词用典、语音须大儒笺注之弊,有的写诗词“沿习等剽盗”,考试的词赋科“浮华益无耻”,古诗词多是清淡,“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等等毛病。他主张“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斑烂,”他从正面提出吸取古诗词排偶和离骚、乐府之经验,学点伸缩离合之法。 八十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前后,...
zzrb.zynews.cn/html/2010-09/18/conte... 20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