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8个

悠闲的乡村生活-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晚上,人们围坐在饭桌旁,吃着家常的粗茶淡饭,每一种菜都是自己亲手种的,极其新鲜。当夜幕降临,鸡妈妈已经带着鸡宝宝进入甜美的梦乡,小鸟也不再欢唱,村里的广场上,激情的广场舞活力开跳。人们尽情地唱呀跳呀,享受着美好的乡村生活。 夜深了,满天的星星在眨着眼睛,又大又圆的月亮里边,嫦娥姐姐在追赶玉兔,辛苦...
zzrb.zynews.cn/html/2018-05/31/conte... 2024-5-20

诊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64年春,老家村里的一位名叫新的乡亲来找父亲,说他们已有两个男孩儿,现在老婆又怀了孕,叫父亲诊一下脉,是女孩就留下,是男孩就做了。这位乡亲年过三十,是县城机械厂的一名工人,按村里辈分应叫父亲爷爷,妻子是城里人,两口子思想比较进步,那时虽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他们已经先进了一步。父亲对他妻子诊脉后,...
zzrb.zynews.cn/html/2018-08/03/conte... 2024-5-23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云南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正在小溪边搭建一个土灶,这个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将卤水熬制成盐。产卤水的盐井已经在诺邓村里存在了上千年,熬盐为的是制作诺邓当地独特的美味。 丰富的经验能让老黄马上挑出一条成熟的诺邓火腿。火腿 3年前上好了盐,已经彻底风干了。3年的时间,火腿上的脂肪已经氧化成了特殊的美...
zzrb.zynews.cn/html/2014-06/24/conte... 2024-5-28

侯寨村名的由来-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小时候上学时,曾经听到村里很有学问的两位老先生郭绍仪(1882—1959)、郭明鉴说,侯寨村的得名是为了纪念郭氏先人郭武功。明朝时期,郭子仪的后人郭武功从山西洪洞县迁到郑州西南的杨柳村(现为台郭村),后来郭武功的后人迁到侯寨定居,逐渐发展成为村庄。因郭武功字宁侯,当地的村民建寨后,为了怀念郭武功,便把村名称...
zzrb.zynews.cn/html/2017-04/10/conte... 2024-5-24

郑州地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2009年3月本村村民在清扫祠堂墙壁时,无意发现糊在墙里的9块刻有张氏家族族谱的石碑。据村里一位老人讲,在“破四旧”那个年代,为保护祠堂里的族谱免遭破坏,就将这些石碑用泥糊进墙里,后来被人淡忘了。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镶嵌在后墙正中的张氏始祖牌位,张氏后人称为“龙碑”。这块龙碑由青石雕刻而成,在周边...
zzrb.zynews.cn/html/2012-12/15/conte... 2024-5-29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有幸见到过大师的人都知道,大师是坐着的,大师是“半仙之体”。他就那么端坐在一个特制的轮椅里。可是,假如时光能倒退四十年,大师还愿意当坐着的“大师”吗? 大师也有过年轻的时候。 二十岁的时候,大师曾是邙山脚下一个村里的电工。他的名字很普通,姓陈,叫陈麦子。那时的陈麦子是英俊的青皮后生,屁股上挎着...
zzrb.zynews.cn/html/2020-06/22/conte... 2024-5-21

读山-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后来,村里人都纷纷外出打工了,山上那些果树也没人管理了。我家的果园也一样,干不了重活的父亲也不再管理那片果园了,没人管理的果树一天天就被杂草覆盖,有的枯死了,有的懒懒地长在地里。相反的其他的树也长起来了,又变成一片山林,这一片山林成了鸟儿栖息的地方。
zzrb.zynews.cn/html/2014-07/20/conte... 2024-5-27

打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当时没有渣汁分离机这类宝贝,村里仅有的磨碎机也只能将红薯搅碎成糊糊,至于从红薯糊糊里分离渣汁,提取淀粉的事则是各家“粉匠”们的手艺活了。老家专门分离红薯渣汁的家什叫“箩”,过滤除去粗渣用“大箩”。“大箩”由箩圈和箩底组成。箩圈由一尺来高的薄木板圈圆,外加两道铁条箍成;箩底用耐磨尼龙丝...
zzrb.zynews.cn/html/2019-08/02/conte... 2024-5-16

汶川县威州镇秉里羌寨72岁的罗庆芳在村里喜逢曾经救助过她的济南...

左图4日,罗庆芳(左)告诉汪立宏,她身上溃烂的伤口已经基本好了。当日,汶川县威州镇秉里羌寨72岁的罗庆芳在村里喜逢曾经救助过她的济南军区铁军师炮兵团政委汪立宏。地震发生后,该团官兵将罗大妈从废墟中背出,并在一个多月里,每天步行几个小时背她下山治病、然后又背回山上的临时住处。 均为新华社发...
zzrb.zynews.cn/html/2008-08/05/conte... 2008-8-5

爱树村支书的“生态观”-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爱树支书的“生态观” 走进河西村,满眼是绿。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英朝晓东文/图 几天前,在新密市超化镇河西村新村部工地旁,支书钱国伟正在侍弄路边花坛里的树苗,这是他的最大爱好。这位爱树支书,用数年时间,带领村民实现了一个穷村、乱村向省市两级生态文明村的转变,并当选郑州市十次党代会代表。
zzrb.zynews.cn/html/2011-09/08/conte... 2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