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个

博古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吕母:农民起义第一个女领袖;班昭:第一个女史学家;许穆夫人:第一个女诗人;卫夫人(卫铄):第一个女书法家;妇好:第一个女将军;马嫽:第一位女外交家。 廖伯英:中共第一个女党员;向警予:中共中央第一个女委员;李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女将军;丁松雪:新中国第一个驻外女大使;顾秀莲:第一个女省长。 秋瑾:...
zzrb.zynews.cn/html/2012-03/07/conte... 2024-5-8

李山的诗-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她的名字也迷人——妇好 火山正在喷发 它一刻也没有静止 一直在那里燃烧,发光 冒淡蓝的烟 每个火山岩 都有一个氏族的秘密 它们在一个被尊称为殷的 地心深处沉默,燃烧 让接近它的人心怀敬畏 小心翼翼 停一段时间一不小心 不知从里面又会喷出什么 ——那座微微冒烟的火山 西峡印象 水流潺潺的闲适 白墙。老屋 ...
zzrb.zynews.cn/html/2010-12/27/conte... 2024-5-18

新郑市正商外国语小学<BR/>青铜器艺术展绽放文化光芒-郑州日报...

近日,在新郑市正商外国语小学“童眸承四海,善睐阅千年”的学风广场前,学校“大河上下”系列课程下的“大河之萃 青铜之光——博古论金”青铜器艺术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此次艺术展采用可触摸的裸展方式,共陈列展示包含食器、酒器、生活用器在内的“皿方罍”“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共10件不同时期、造...
zzrb.zynews.cn/html/2023-11/16/conte... 2023-11-16

我市持续开展文物与文化 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活动-郑州日报数字...

来自安阳师范学院的省宣讲团成员胡洪琼教授,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报告厅,以《殷墟: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与基石》为题,为管城区各级文明单位的代表作了一场宣讲授课。胡教授通过大量珍贵的考古图片、专业的考古知识为大家展示了妇好墓、甲骨文、青铜器、商代宫殿遗址等图文资料。 来自河南省博物院的林晓平和河南省社科院陈建...
zzrb.zynews.cn/html/2023-07/28/conte... 2023-7-28

心怀炽热梦想 奔赴新闻现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古朴精美的贾湖骨笛、呆萌可爱的妇好鸮尊、年代久远的杜岭方鼎、绝妙奇巧的莲鹤方壶……一件件文物,带我们穿越千百年,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奇异的“对话”。 3个小时的采访很快结束了,小黄意犹未尽,她对自己的新闻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值得我们去挖掘、展现,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记者,...
zzrb.zynews.cn/html/2023-11/08/conte... 2023-11-8

炎黄子孙共拜祖 祈福祈愿祈新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西南方向是商代晚期的文物妇好鸮尊,则是让一位杰出的女英雄从甲骨文的文字世界走出来,更加有血有肉地出现于世人面前,与它并肩而列的是仰韶时期的清台酒器彩陶。 被誉为“中华第一爵”的二里头乳钉纹青铜爵,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爵,以它为代表,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让夏朝从传说中走了出来。今天它也站在系祖坛之上...
zzrb.zynews.cn/html/2022-04/04/conte... 2004-4-3

电影《封神第一部》举办“溯源”郑州首映礼-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

蒙柯卓兰透露,在河南博物院看到和听到的殷商乐器给电影音乐创作带来很多帮助和灵感,电影里的埙和编钟就是参考仿制了妇好墓里出土文物的形制。 电影筹备及拍摄时,音乐团队前往河南博物院取经,很多演员也在剧组进行了音乐、乐器方面的培训。费翔学习鼓乐3个月,以增加角色可信度。《封神三部曲》的后面两部中会有妲己弹奏...
zzrb.zynews.cn/html/2023-07/20/conte... 2023-7-20

安阳曲沟抬阁获奖-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飘色也称抬阁,是我国很多地方流传千年的民俗——过年过节,人们抬着或推着花车沿街巡游,庆祝节日,祈求风调雨顺,眉目如画的孩子穿着漂亮的彩色服装,站在高架之上,表现着某个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安阳县民间艺术团参演的节目是《妇好出征》,该抬阁以司母戊大方鼎为搁架,设计巧妙,展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突出了抬阁高、峭...
zzrb.zynews.cn/html/2008-10/20/conte... 2008-10-20

古老的甲骨文有了新“活法”-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1月1日,国家博物馆里,“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正在展出。观众们围着一片甲骨看得津津有味。这是3000多年前的商朝,妇好分娩、商王占卜的卜辞。甲骨文生动地记述着,商王亲自占卜,看妇好在哪个吉时才会生男孩。 沉寂千年的历史瞬间鲜活起来。正是甲骨文,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印证了...
zzrb.zynews.cn/html/2019-11/06/conte... 2024-5-17

在“诗和远方”中探寻文化传承-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去年年底开播的《国家宝藏》中,河南博物院亮出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穿越3000年的妇好號尊以及禁止出国展览的云纹铜禁,让这三件“河南籍”国宝从冷冰冰的图片中“活起来” 、火起来,成了一种有情感、有温度的历史载体,也让全国观众加深了对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zzrb.zynews.cn/html/2018-04/13/conte... 201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