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个

风化让珠峰矮了1.2万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

据新华社南京8月5日电(记者 蔡玉高 陈瑶)正在南京进行的“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上,专家们表示,化石数据证明,如果不是风化作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应该为2万米左右。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挺恩表示,化石的证据表明:珠峰是在第三纪全新世形成,按推断,珠峰的峰顶应该是第三纪的地层,然而从峰顶采得...
zzrb.zynews.cn/html/2007-08/06/conte... 2007-8-6

万山之祖万山之宗-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省会首家...

到距今5亿~6亿年前“少林运动”的发生,地质历史由元古代进入古生代,运动留下的最明显迹象在少林寺的南面山坡上。两亿年后,嵩山地壳开始上升到海平面以上,并形成嵩山南北两侧蕴藏丰富的含煤地层。接着发生的“燕山运动”,建立了嵩山的基本格局,山体也在缓慢上升,自此,嵩山再也没被海水淹没,终于扬眉吐气地昂首傲立...
zzrb.zynews.cn/html/2007-07/18/conte... 2007-7-18

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扎达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 一路都是在河谷里行驶,这条河谷是有名的象泉河谷。 很快,前方出现了令人惊奇的景观,峡谷的两边,万丈土林,千姿百态,逶迤向前,绵延几十公里。时值正午,强烈的阳光直射而下,土林里高低错落达数十米的“树木”,千姿...
zzrb.zynews.cn/html/2008-06/02/conte... 2008-6-2

我省发现首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我省发现首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本报讯(记者 李颖) 昨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发现了距今8~10万年左右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是我省发现的第一个...
zzrb.zynews.cn/html/2008-01/23/conte... 2008-1-23

地层深处的“孺子牛”-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省会...

地层深处的“孺子牛” 参加高考的小木匠 1977年8月份的一天,19岁的袁锡泉已经是尉氏县岗李乡的一个出师的木匠。一天早晨,他正和乡亲们在解放军测绘学院的工地上做木工,收音机里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搅动了他那本不安分的心。他最担心的还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发愁:像我这身份有没有资格报考?
zzrb.zynews.cn/html/2007-06/08/conte... 2007-6-8

致敬考古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致敬,考古人,一群怀着崇高梦想的人 你们是历史星空的仰望者,是追求真理的探索者 你们将手铲插入古老的地层,刺向一座座神秘的城池 为追求历史真相,你们耗费了全部生命 从而让人们的认知,不断超越星辰,穿越时空隧道 飞速向前推进几个世纪 致敬,考古人,一群星光闪耀的科学家 ...
zzrb.zynews.cn/html/2019-06/12/conte... 2024-5-9

认识黄河、黄土、黄河文化-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公园内的赵下峪、桃花峪、古柏嘴等三条代表性的第四纪黄土地层剖面,具有国际、国内对比意义,尤其是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其厚度堪称世界之最,其特殊的科学意义、典型性和稀有性,是研究东亚环境变迁、青藏高原形成、华夏文明历史与黄河形成演变的重要结节点。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zzrb.zynews.cn/html/2008-10/08/conte... 2008-10-8

本周晴天较少大雾频现-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王思俊)雨雪大雾天气成为我省初冬时节的主旋律,本周全省晴天日数仍较少,周初全省近地层湿度较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雾天气。周中后期,全省大部分地区有一次降雪过程。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最高气温西部山区和北部0℃左右,其他地区1℃~3℃。最低气温西部山区和北部-10℃~-8℃,南部-6℃~-4℃...
zzrb.zynews.cn/html/2012-12/17/conte... 2012-12-17

行走天地之中 探索华夏之源-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行走在“一门三道”遗址旁,汪旭细致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土壤颜色分辨墙体、柱桩与地层的年代关系。采访团随行记者纷纷感叹古人建城筑殿的勤劳与智慧,并拿出设备仔细记录裸露在遗址上的点滴细节。此外,遗址发现的三重环壕、大型夯土基址、墓葬排状分布等也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极强的规划意识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
zzrb.zynews.cn/html/2024-05/14/conte... 2024-5-14

对研究文字起源有重要意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去年年底,宋豫秦教授带领具茨山岩画考古调查课题组,到具茨山对发现的岩刻、岩画进行了初步整理归类。通过运用地层学、内型学及年代测定等多种手段,具茨山岩画考古调查课题组对于“具茨山的岩刻形成于4000年前”的结论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昨日,来到郑州的宋豫秦再次表达了对发现具茨山岩画的兴奋。
zzrb.zynews.cn/html/2009-03/29/conte... 200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