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5个

春秋郑邑新图景-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这就是天下第一墙,距今3000年左右。京城古城址2013年3月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襄城村党支部书记张世计带我们来到古城墙前说。城墙长60多米,高约10米,从城墙清晰的印迹可以看出,墙体用版筑法修筑,上面的夯土层、木棍架孔清晰可见。城墙始建于商代,郑国建都于此,名京城,《左传》的开篇《郑...
zzrb.zynews.cn/html/2015-02/03/conte... 2015-2-3

生态河:绘就人水和谐美丽新图景-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作为中原大地三座重要的沿黄城市,郑汴洛像是傍水而居的兄弟,在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上紧密联系,共同打造了黄河流域人与水共生交融的“中原样本”。 小浪底水利枢纽、引黄入洛工程、全景贯通的沿黄生态廊道、“一渠六河”综合治理工程……三座城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黄河打造成造福沿岸群众的生态...
zzrb.zynews.cn/html/2020-06/30/conte... 2020-6-30

让泱泱华夏文明永远流传-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诗蕴,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在第十二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制片人田梅侃侃而谈:“正像《经典咏流传》每一次开场词所说的这样,泱泱华夏几千年文明,绵延至今,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宝贵的财富,我们一直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宝贝一件件地擦亮,...
zzrb.zynews.cn/html/2018-04/18/conte... 2024-5-19

《羌在汉藏之间》:详解川西羌族历史文化-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全书分为“社会篇”“历史篇”“文化篇”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 王明珂认为,羌既是一个在他者眼中存续三千年的古老民族,又是一个族名和历史叙事在近几十年才为族人所自知的新兴民族。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羌既是历...
zzrb.zynews.cn/html/2022-01/17/conte... 2022-1-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阐释(第134期)-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成为我们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这个公约数,有着上百年不懈追求的答案。突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百余年的上下求索必然伴随精神的重塑。黄花岗下,“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五四运...
zzrb.zynews.cn/html/2022-04/19/conte... 2024-5-11

滑台怀古-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站立滑伯的望乡台,一眼望见三千年前的风景。 欧阳修的目光 一个并非滑县出生,也不在滑县安息的古人,却受到历代滑县人民的尊敬。 巨大的广场。一尊修长的雕像,手持书卷,身着宋代官服,风流儒雅,眺望远方。穿越千年时空,他的目光直视今天。 自号醉翁、因刚直不阿从二品官贬谪为知县的政治家,倡导革新的文坛领袖,终生...
zzrb.zynews.cn/html/2018-10/17/conte... 2018-10-17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系列文旅直播活动今日启动-郑州日报数字...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系列文旅直播活动今日启动 本报讯(记者 成燕)记者昨日从2021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活动组委会了解到,作为“黄河文化月”九项亮点活动之一,即日起至4月底,“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将陆续推出三场新型直播活动。今天,首场“嵩山之旅”直播活动将邀请著名主持人、综艺达人杨迪...
zzrb.zynews.cn/html/2021-04/15/conte... 2021-4-15

今晚天中讲坛 深读嵩山文明-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括观星台、中岳庙、太室阙、少室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等8处11项。这些建筑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 构成一部中原地区上下三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
zzrb.zynews.cn/html/2022-03/12/conte... 2022-3-12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一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真正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不过三千年,然其中还有不少细节有疑。而能把自己的史略描述出梗概的城市,也只有那些距今仅千余载的王都大邑。郑州至少在近两千年中国城市群中的地位是不显赫的,当然,关注它的文人骚客,记述它风情典故的文字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zzrb.zynews.cn/html/2009-01/08/conte... 2024-5-12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黄河的清浊几乎就是国运和统治者德行的象征,人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绝望,到庾信《哀江南赋》时,已经变成见惯不惊的平淡:“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而到了唐代罗隐的诗中,则成为一个死结:“才出昆仑便不清……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作为一代才子,罗隐一直怀才不遇,至京师十几年应进士试,...
zzrb.zynews.cn/html/2021-03/29/conte... 202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