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9个

书画五名家在郑办联展-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米文杰的山水画博取众家之长,又兼具强烈的个人色彩,他自创的“太极皴”法,是在传统的卷云皴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中刚柔并济的道理而悟出来的,其作品点景助势,平添许多幽趣;牛宝成师从刘大为,他的人物画取材广泛,用笔清新老辣,处处透着灵动脱俗之美,他笔下的牡丹富丽堂皇,充分体现出深厚的绘画功力和高超的艺术...
zzrb.zynews.cn/html/2010-09/09/conte... 2010-9-9

留住春天-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春天突然就来了,这是我上周才发现的。爸爸对我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觉得这诗写得太生动了。 星期天的上午,我们一家去踏青。来到西流湖公园,我才注意到,一周没来,这里已经是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小草、大树绿了,牡丹花、月季花也开了,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zzrb.zynews.cn/html/2022-04/28/conte... 2024-5-5

随笔-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16年仲夏,孙中山伉俪从上海去杭州休假,见到西湖盛开的荷花大喜道:“中国当如此花!”这正是中山先生自身品格的表露——他不羡牡丹的雍容、桃李的娇艳,但愿国人能像荷花那样高尚纯洁,寄望中国的未来能如莲花般清丽夺目、香溢四海啊。
zzrb.zynews.cn/html/2014-08/19/conte... 2024-5-17

雪竹苍劲颂中华-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从2007年开始,刘宗和已经连续四次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泼墨。从《葡萄》、《牡丹》、《风竹》再到今年的《雪竹》,每一幅画都饱含刘宗和对于拜祖大典的深情。 从一气呵成画竹干,再到坐在画上画竹叶,刘宗和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完成《雪竹》作品。“画这幅画确实挺费神的,但一想到这幅作品可以歌颂咱们中华民族,我...
zzrb.zynews.cn/html/2010-04/15/conte... 2010-4-15

汤显祖和《牡丹亭》-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看《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如睹画美人,看《牡丹亭》如睹真美人。画美人亦好,但无真美人之罗袜生尘,更无真美人之活色生香。 《牡丹亭》的好,好在活色生香。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是汤显祖得意之作,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zzrb.zynews.cn/html/2017-06/23/conte... 2017-6-23

研讨河南农民画发展-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一级美术师刘建友认为,农民画是时代的产物,这些画作深刻地反映生活,感情质朴,有一定的意境,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继承和发扬农民画的创作理念和造型观念,趁势而上将农民画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比如民权画虎村、洛阳牡丹村等,都可以打造成自己的品牌。”研讨会上,近20位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河南...
zzrb.zynews.cn/html/2009-10/20/conte... 2009-10-20

登高踏青赏春花 无限风光在绿城2012欢乐健康郑州游——旅游进社区...

推荐最佳观赏花卉:牡丹、芍药花 最佳赏花点:郑州植物园 赏花期:4月中下旬 亮点:该园共有363个牡丹品种及94个芍药品种,5万余株。每年4月中下旬都将举办全市牡丹、芍药花展。 门票价格:10元/人;温室门票:20元/人 ; 自驾线路:中原西路与西四环交叉口南1公里路东;公交线路:乘112路、 121路到郑州植物园下车。
zzrb.zynews.cn/html/2012-03/12/conte... 2012-3-12

昨日绿城街头 万种风情流动-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伫立着炎黄二帝巍峨塑像的《人文始祖》,甲骨文故乡的《殷墟遗风》,龙门石窟和富丽端庄的洛阳牡丹组成的《龙门牡丹》,宋代清明上河的立体画卷《清明上河》,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灵秀嵩山》,享有3600年前中国最早辉煌都市美誉的土地上,一座现代化都市的迅速崛起《商城新貌》……反映我省灿烂文化历史和绿城新貌的花车,使...
zzrb.zynews.cn/html/2008-09/28/conte... 2008-9-28

庚寅年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虽 然晴天的竹子和风中的竹子也很有特点,但我觉得雪中 的竹子更能显现竹子坚韧挺拔的个性.画出雪中的竹 子 ,也恰似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断拼搏 ,进取的品德." 从 2007 年开始,刘宗和已经连续四次为黄帝故里拜 祖大典泼墨.从《葡萄》,《牡丹》,《风竹》再到今年的《雪竹》,每一幅画都饱含刘宗和对于...
zzrb.zynews.cn/page/1/2010-04/15/05/... 2010-4-15

随笔-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葡萄没有牡丹的富贵气,没有玫瑰的娇艳姿,它平平常常,在山野、在庭院、在田间,都能随遇而安,无论在哪里,中秋时节都要奉献出如珠似玉的果实。沙莎选择了葡萄,就像池塘春草,天然成趣,也有说不尽的新意。在沙莎那里,我读懂了“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诗意。
zzrb.zynews.cn/html/2014-09/02/conte... 20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