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401个

记忆深处的烈士陵园-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陈列馆保存有革命年代“二七大罢工”的宝贵图片和珍贵文物。科技园里有大炮、坦克和战斗机。还有一个建筑台,上面有个测量标志,和二七纪念塔同一高度。陈列馆能把缅怀者带进那个久远的炮火纷飞的年代。最让我惊叹的是,烈士陵园里还有苏联专家和日本籍松井烈士的墓地。他们就像白求恩那样,永远受到中国人民敬仰。
zzrb.zynews.cn/html/2020-04/03/conte... 2024-5-8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民族精神-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朱彩凤 文/图)昨日,惠济区江山路第一小学组织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来到郑州市烈士陵园,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祭扫活动。 下午1时,江山路第一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们穿戴整齐,佩戴红领巾,手握菊花,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怀着对烈士无限景仰的心情,来到郑州市烈士...
zzrb.zynews.cn/html/2019-04/02/conte... 2019-4-2

让红色文化闪耀中原大地-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推开历史之门,重温一段革命工人血染大地的英雄史诗,我们发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一页激昂悲壮、荡气回肠的篇章,它引发的历史教训,对当时推动我党和国家的进程有着极具深远的意义。 “二七”大罢工发生在中共二大后不久,这个罢工是为成立全路总工会而起。1923年2月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
zzrb.zynews.cn/html/2019-09/06/conte... 2019-9-6

60名革命后代<BR/>寻访巩义老区记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赵红光)近日,由八路军皮徐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代组成的寻访团来到革命老区巩义市小关镇,寻访当年父辈们战斗过的足迹。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起以皮定均、徐子荣为首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1944年4月到1945年9月,皮徐抗日先遣支队来到巩县小关,成立嵩山八路军抗日工作站,播下豫西抗日斗争...
zzrb.zynews.cn/html/2016-05/20/conte... 2016-5-20

《红西路军史》-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作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充分占有翔实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中共党史和军事战争史的研究视角,全面展现了红西路军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演进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最后结局,充分展现和客观评价了红西路军创建的历史功绩和发挥的战略作用,讴歌颂扬了红西路军的崇高革命精神;研究了有关红西路军的重大战略形成及产生的影响,...
zzrb.zynews.cn/html/2011-07/06/conte... 2024-5-9

缅怀 致敬 传承-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管城回族区逸夫小学举行了以“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光荣传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的国旗下讲话,让全体队员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常怀感恩之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刻苦努力学习,提高爱国能力,长大后创造更多的财富报...
zzrb.zynews.cn/html/2019-04/04/conte... 2019-4-4

革命后代为登封 老区人民捐献衣物-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新中国成立后,李海军姐弟几个分别在河南开封和安徽合肥工作,但他们心系家乡事业、关心老区发展、关爱老区群众,主动将自己家中的房子捐献出来,设立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纪念馆”,将自己收藏的革命文物捐献出来充实了实物布展,经常带领各界人士到登封老区学习,支持老区建设。
zzrb.zynews.cn/html/2019-11/26/conte... 2019-11-26

效能革命 干成事是硬道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时光流转到21世纪初叶,二七区又一次成为官场革命的策源地——一场以提升行政效能为目标,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效能革命”风起云涌。 干成事是硬道理 和别的政府机关略微不同的是,位于政通路上的二七区政府大门前,鲜花簇拥之间,书写着七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干成事是硬道理”。这是无声的宣示,也...
zzrb.zynews.cn/html/2011-10/20/conte... 2011-10-20

抗日民主政权在这里诞生-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13岁跟着皮定均司令当兵,1949年解放后回乡。当年跟随共产党南下当兵的,现在全村就剩我自己了。”81岁的革命军人张炳奎的家就在纪念碑旁。 张炳奎回忆,当时父亲听说共产党要在当地建立政权,把自己住的三间草房让了出来,成为密南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父亲为八路军种过菜,大哥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二哥牺牲于淮海战役...
zzrb.zynews.cn/html/2011-06/15/conte... 201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