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48个

陈寅恪的情爱观-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国学大师陈寅恪,虽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但并不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同样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爱情。他曾和多年挚友吴宓探讨过情爱观,提出情分五种:“(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二)与其人交织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等及中国未嫁之贞女是也。(三)又次...
zzrb.zynews.cn/html/2016-12/10/conte... 2024-5-7

余华《兄弟》未侵权-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作品《王满子》系在网上公开发表的作品,原告对其享有著作权。被告余华的《兄弟》一书虽在人物设计、部分段落描述上与《王满子》有相似之处,但尚不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完整意义上的相似,且余华的作品在表达形式上有其独创性,与原告《王满子》并不相同。因此,原告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
zzrb.zynews.cn/html/2007-10/24/conte... 2007-10-24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当农村记者的时候,要阅读农学著作,包括《小麦栽培技术》。这类书没有情节、没有故事,不可能不枯燥。但是,我从书内、书外发现了一种现象: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历经耙压、施肥、除草、浇灌浆水和麦黄水、开镰收割等22个生产环节。每500克小麦,出售后农民赚到手的钱是以角和分来计算的。到了第23个环节和第24...
zzrb.zynews.cn/html/2015-07/09/conte... 2015-7-9

列子故里年味儿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唐宋时,列子备受尊崇,被封为冲虚真人,其著作《列子》被封为《冲虚真经》。其著作中的经典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世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l998年4月,“列子文化艺术研究会”成立,并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定为“列子文化艺术节”。l999年8月,郑州市旅游局将列子与黄帝、子产、韩非子、杜甫、许由...
zzrb.zynews.cn/html/2011-01/25/conte... 2011-1-25

随笔-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如果纯粹是饭局或生意场上的朋友,也许会随手往哪儿一扔,让它丢在某个角落,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渐生一层薄薄的灰尘,一缕阳光照射封面,有许多细小的尘埃在光束里舞蹈,这样会辜负了一本书。 贾平凹在《笑口常开》中写过一则趣事:“著作得以出版,殷切切送某人一册,扉页上恭正题写:‘赠×××先生存正。’一月...
zzrb.zynews.cn/html/2011-12/18/conte... 2024-5-18

文史杂谈-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宋明理学奠基人之一的程颐,几乎一生都是在传道授业、铸史熔经中度过的。尽管他的著作垂光百世,照耀简册;尽管他的门徒一个个经纶满腹,学富五车,但他的治学生涯却是一波三折,历尽艰辛。 嘉祐四年(1059)27岁的程颐廷试不中,铩羽而归,从此他淡薄功名,“乐道不仕”。(《宋文鉴》卷143)只因他饱谙经史,声誉鹊起...
zzrb.zynews.cn/html/2015-05/16/conte... 2024-5-15

“炎黄文化给了我无尽的灵感”-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

罗光平谈到,中华儿女无不为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而自豪,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全面系统地反应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丰功伟业的著作,罗光平接受了这个为轩辕黄帝著书的神圣任务。5年前,他历经心血,创作出140万字、以轩辕黄帝征服东方、实现中华各民族大融合为背景的英雄史实小说《东方大帝》。这部鸿篇巨制引起海内外...
zzrb.zynews.cn/html/2007-04/19/conte... 2007-4-19

大师和丈夫-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在他的庄园,他与妻子就著作版权与私有财产问题,进行了一场“至死方休的争吵”。孤独!隔阂!叛离!晚年的托尔斯泰,陷入了一种终极的孤独与众叛亲离之中。索妮亚终于成为一个精神失常的女人,争吵与自杀,妒忌与发作,家庭成了不幸的地狱。大师托尔斯泰,日渐在家庭纠葛中耗尽精力,疲惫绝望。出走的愿望,一次次在脑中酝酿...
zzrb.zynews.cn/html/2007-12/14/conte... 2007-12-14

《国学大师陈汉章》-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陈汉章先生淡泊名利,大器早成。他曾放弃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教授身份,去当一名学生,弄得主讲教师每有讲论,反倒要问他“此讲当否?”他有六七百万言的著作,译成现代白话文,则多达一千多万言,可谓著作等身,但他一直深藏不露,只有少数人得而窥其一斑。与陈汉章有过同学之谊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则称赞他说“浙...
zzrb.zynews.cn/html/2008-01/09/conte... 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