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00个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母亲识字不多,但她却通过一言一行,将家风、家规的观念灌输给我们。”她说,母亲生前常用四句话教育家人,“平凡中严要求,平常中有责任,平静中不落后,平淡中懂知足。这‘四平’精神也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家风和家训,我们要不忘初心,好好传承。”
zzrb.zynews.cn/html/2016-12/19/conte... 2016-12-19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康百万摇摇头,说小勇,你给背一下康家的家训。 这个不难,康小勇自小就背得非常熟练。他不假思索,张嘴就来: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
zzrb.zynews.cn/html/2010-01/20/conte... 2024-5-5

从康百万庄园看豫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特别是其富含哲理的家训《留余》令人印象至深:“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世代相传的“留余”祖训所体现的“尚中庸、积荫德、重家教”思想正是传统豫商精神的精髓。又与当前社会所倡导...
zzrb.zynews.cn/html/2008-07/17/conte... 2008-7-17

让潘安文化“活起来”-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浇花息讼”“辞官奉母”“白发悲秋”“潘杨之好”等许多故事来自潘安。“请缨”“双壁”“潘舆”“檀郎”等典故与潘安有关。潘安开创了悼亡诗的先河,留下千古爱情佳话。潘安写《家风诗》,论家风家训,始创“家风”一词。李煜在词中说“沈腰潘鬓消磨”,杜甫写《花底》,“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
zzrb.zynews.cn/html/2023-06/13/conte... 2023-6-13

“模拟”的家 真实的爱-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王美美告诉记者,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为了让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营造良好的氛围,郑周大院经常在“类家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 “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和家规浓缩成两个词就是,节约粮食和互帮互助。”陈翠翠告诉记者。
zzrb.zynews.cn/html/2024-05/15/conte... 2024-5-15

“姓氏跑团”助力“郑马”-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昨天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庆中秋 读家训·谈家风唱响龙族精神”活动在郑州图书馆举行。2018“郑州银行杯”郑州国际马拉松赛“姓氏跑团”招募令,也正式发布。11月3日,“郑马”开跑当天,“姓氏跑团”的300名成员除了将身着印有各自姓氏图腾的汉服参赛外,每人还将获得一块极具特色...
zzrb.zynews.cn/html/2018-09/25/conte... 2018-9-25

古代的胎教-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胎教在我国有相当久的历史。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子》中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胎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周以后,胎教在我国逐渐普及,历代医家撰书医典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归纳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
zzrb.zynews.cn/html/2012-11/15/conte... 2024-6-9

美丽新校园 梦想新起点-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由家长精心准备的家风家训卡汇集成家训长廊,激励每一位师生做有德之人;家长和孩子郑重书写的心愿墙展示着家校完美结合,共育美好未来的决心……该校校长荣艳告诉记者,作为2016年郑州市、中原区十件实事项目之一,桐柏路小学今秋开始招生,学校紧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家文化”,从“桐心桐德、桐创未来”的办学理念和...
zzrb.zynews.cn/html/2017-09/21/conte... 2017-9-21

高拱: 中流砥柱许国之忠-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高氏家族多有金榜题名,世代为官从政,家风家训,代代传承。”李磊补充,几百年后的今天,新郑人提起高拱、提起高氏,都有着崇敬与感恩之情。 安贫守清 对手亦赞“救时良相” 高拱为官30年,廉洁自律,“田宅不增尺寸”,清官海瑞记录他:“安贫守清”“是个用血气不能为委曲循人之人”。
zzrb.zynews.cn/html/2024-05/28/conte... 2024-5-28

只有文化传家 才能财富传世-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奶奶并不识字,但她用自己在家训传承中对人生的理解,用“无字之教”促我成长,她对于祖辈荣誉的爱护、对家族观念的理解都启发了我,记得最深刻的,是她多次用“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名声背到老”来告诫我不能贪求苟得之财,要爱惜自己的姓氏名誉。 这些来自家族前辈的训诫,让我懂得在如今的金融领域里,即使波谲云诡...
zzrb.zynews.cn/html/2015-07/20/conte... 201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