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57个

考古学家李伯谦做客“天中讲坛”-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19世纪末安阳小屯甲骨文的发现,人们首次以实物资料印证了商朝的存在。郑州商城与安阳“商城”、偃师“商城”是什么关系?郑州商城究竟是不是商朝第一个都城?昨日上午,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走上郑州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天中讲坛”,进行了《郑州商城是商朝第一个都...
zzrb.zynews.cn/html/2018-08/11/conte... 2018-8-11

我市持续开展文物与文化 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活动-郑州日报数字...

来自安阳师范学院的省宣讲团成员胡洪琼教授,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报告厅,以《殷墟: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与基石》为题,为管城区各级文明单位的代表作了一场宣讲授课。胡教授通过大量珍贵的考古图片、专业的考古知识为大家展示了妇好墓、甲骨文、青铜器、商代宫殿遗址等图文资料。
zzrb.zynews.cn/html/2023-07/28/conte... 2023-7-28

我市四件文物入藏<BR/>中国文字博物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本报讯(记者 秦华 通讯员 葛晓亮)昨日上午,“河南省征调文物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仪式”在河南博物院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等出席活动。我市共有四件文物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 据介绍,落户于“甲骨文”之乡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座文字博物馆,是...
zzrb.zynews.cn/html/2009-08/12/conte... 2009-8-12

《商史与商代文明》-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省会...

郭沫若曾经说“靠着殷墟的发现,我们得到一大批研究殷代的第一手资料,是我们现代考古者的最幸福的一件事。这一发现,中国古代的真面目才表露了出来。”利用商代甲骨文资料结合古文献、考古、其他古文字来研究商代史,再现商代的社会生活画卷,历史就写得比较接近真实。这是本书与其他学术著作的不同之处。在其中,我们...
zzrb.zynews.cn/html/2007-09/18/conte... 2024-4-23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先秦时期,人们都是一天只吃两顿饭。据甲骨文记载,殷商时期一日两餐:第一餐称“大食日”,又称“食日”;第二餐俗称“小食”。 战国时期,规定更明确一些:一日两餐,称为“朝食”和“哺食”。第一餐朝食,时间是日出以后,大约在上午9点。第二餐哺食,在太阳偏西时候,大约是下午4 点。《说文》对“哺”的解...
zzrb.zynews.cn/html/2022-07/25/conte... 2024-5-28

专家聚首黄帝故里<BR/>畅谈具茨山岩画与史前文明-郑州日报数字报...

具茨山岩画“数”的思维是逻辑思维产生的基础,而这为甲骨文创造提供了前提。过去对中原古文化的认识,一是依据典籍,二是依据考古学,现在有了第三个依据具茨山岩画这部“石头书”。我们将要花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步读懂具茨山这部“石头书”。 汤惠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zzrb.zynews.cn/html/2010-09/15/conte... 2024-5-9

我国古代成文法典-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们所说的“法典”,是指经过整理的比较完备、系统的某一类法律的总称。如民法典、刑法典等等。法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据说我国在夏代就制定了《禹刑》,商代制定了《汤刑》,周代制定了《九刑》。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商代就已经有了成文法。
zzrb.zynews.cn/html/2012-06/13/conte... 2024-5-10

《第四片甲骨》安阳开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世纪末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震惊海内外,甲骨文的发现位列20世纪100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端。电视剧《第四片甲骨》是目前国内首部以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考古为题材、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的大型悬疑、抗战、情感大戏。
zzrb.zynews.cn/html/2010-09/13/conte... 2010-9-13

玄鸟归来-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公园里有精美的浮雕墙。上面的甲骨文、青铜器、农耕、制陶,展示出3600年前的商王朝。另一面展现了玄女生商、商亥服牛、相土训马、商汤与伊尹、夏桀灭亡、商汤建亳等几个标志性的历史场景。 玄鸟生商,孕育出辉煌的青铜盛世。 玄鸟广场是风筝爱好者的乐园,一只只象征梦想的玄鸟,次第飞问蓝天。
zzrb.zynews.cn/html/2021-12/05/conte... 20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