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0个

一生才情化作薛涛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809年7月,元稹调离四川,任职洛阳。从此两情远隔,两人只好鸿书传情,而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 此后,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此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于是她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因为她改造后的纸特别适合书写情书,...
zzrb.zynews.cn/html/2017-04/08/conte... 2017-4-8

嘉宾聚首如意湖畔共话航空货运发展-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国家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和参与‘一带一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工作着力点。”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悦国勇表示,河南航投与卢森堡货航的成功合作不仅使两家企业大幅受益,还使远隔万里的两块土地和两边的人民广泛受益,短短三年时间便成功打造了广受赞誉的“空中丝绸之路”。
zzrb.zynews.cn/html/2018-09/07/conte... 2018-9-7

胡杨林下的涓涓清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历史的进步,文化最终决定着发展方向。经典的魅力始终激荡人心,张凌超胡杨作品的巨大生命力,在于他画出了我们民族不屈性格的精彩。我远隔万里,却能闻到胡杨林下那涓涓的清泉。 学人邢万顺读罢《黄帝内经》后,说他最喜欢书中一词,便是“敦敏”。张凌超善良、厚道,埋头作画、低调做人……笛声似水流千年,愿其“敦敏...
zzrb.zynews.cn/html/2018-07/13/conte... 2018-7-13

港澳吹来“中原风”

黄河香江一脉牵。古老的中原大地蕴藏了太多的神奇,郑州与香港、澳门虽远隔千里却有割不断的情谊。古老的中原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不久的将来,郑州与港澳的合作将谱写出新的篇章。
zzrb.zynews.cn/html/2007-01/25/conte... 2007-1-25

一位远方烈属的新密亲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冯树挺说,每次与老人通电话,两人都有说不完的话。“每当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什么变故,或者是心情起波澜的时候,与老人说说话,立即会被他豁达幽默的言语所感染,眼前满是光明……”老人有个烦心事或者高兴事,也经常告诉冯树挺。虽然远隔千里,叔侄二人却是相濡以沫,一晃27年。
zzrb.zynews.cn/html/2014-08/20/conte... 2014-8-20

老妈上网记-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妹妹一家在外地生活,老妈时常挂念。为了缓解她的思念之情,我为老妈申请了一个QQ号码,又添置了摄像头、耳麦,经常和妹妹一家视频。妹妹一家的笑脸、外孙奶声奶气的呼唤……常常让老妈开心得合不拢嘴。虽然远隔千里,网络却让老妈也享受到了含饴弄孙的乐趣。
zzrb.zynews.cn/html/2009-01/23/conte... 2024-5-16

乐此不疲做书虫-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古人苦读范例,远隔时空犹可追;宋代君臣之言,于无声处犹在耳。拂去尘埃,剔其糟粕,多有可取之处。尤其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泛滥,浮躁风气盛行,纵有再好的读书条件和学习环境,一些人仍然难以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学习,更别说让他们做一介书虫,在古书卷中孜孜不倦地钻洞掘金了。莫不是文明的演进,科技的发达,工具...
zzrb.zynews.cn/html/2013-07/29/conte... 2024-5-16

灾区8岁女孩登封安新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严嘉妮的爸妈和奶奶很感谢常守豪,一想到从此要和严嘉妮远隔千里,从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可是家里的现状又让他们无计可施。常守豪的真诚感动了他们,8月2日上午,严嘉妮的爸妈和奶奶亲手把孩子送到就要返程的常守豪身边。 “学校我已经联系好了,就在公安局后面的商埠街小学,学校领导听说是灾区的孩子,马上就拍板同...
zzrb.zynews.cn/html/2008-08/06/conte... 2008-8-6

“空中课堂”让美好穿越时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接着,该校教师带领双方孩子领略了享誉海内外的少林功夫,孩子们不自觉站起来挥舞拳脚,开始面对面比划起拳法来,一下子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远隔重洋,一节“空中课堂”拉近了中澳双方的距离。 “‘空中课堂’每次以不同主题与澳洲学生展开互动活动,希望可以借此平台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孩子们与人交往...
zzrb.zynews.cn/html/2019-12/26/conte... 2019-12-26

虎头鞋与闰月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相传,王昭君还是有名的孝女,她入宫后与父母远隔千里不能相见,就把思念之情寄托在做鞋子上。每年除了做四双时令鞋外,逢有闰月再多做一双。即便后来远嫁匈奴,依然坚持。当有人问她为何多做一双鞋时,她答道:“闰月年加长,更思爹和娘,多做一双鞋,略表寸心肠,汉番虽两地,孝心永不忘。”此事传到民间后,百姓...
zzrb.zynews.cn/html/2014-10/24/conte... 20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