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1个

土门村和李氏家族-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李氏祠堂门口挂着一块门匾,上书“文魁”两字。 本报记者 张立文/图 千年溱水河,穿过一道高高的土山岗,向东流去,冲开的土山犹如一道土门,门里的村庄就是新密市岳村镇土门村,这里的村民世代倚门而居,平静而安详。 李有成曾是土门村的支部书记,如今已经退休多年,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整理李氏家族以及土门村的历史传说...
zzrb.zynews.cn/html/2014-04/11/conte... 2014-4-11

馨香一炷 他们靠冷门走向富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他们村现在可制作100多个香的品种,囊括了市场所有销售品种,如果客户有特殊需要,也可按照客户要求生产,像新郑拜祖大典上那长粗的香他们也制作。全村每年制作5000多吨香,年产值6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 和张铁定合伙的股东张继革悄悄告诉记者说:“我们村靠香都致富了,家家户户都有存款,五六万元以上的存款...
zzrb.zynews.cn/html/2007-10/31/conte... 2007-10-31

悠闲的乡村生活-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夜深了,满天的星星在眨着眼睛,又大又圆的月亮里边,嫦娥姐姐在追赶玉兔,辛苦了一天的村民则酣然入梦。 我喜欢这悠闲的乡村生活。 二七区汝河路小学 宋兰馨 辅导老师 郑惠莉 点评:作者灵活运用古诗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悠然自得,远离城市的喧嚣,恬静舒适的生活令人向往。
zzrb.zynews.cn/html/2018-05/31/conte... 2024-5-20

局委“一把手”驻村办实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昨日上午,在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的一处山冈上,430米深的机井刚刚完工。井口旁,74岁的村民王寿老汉满脸欣喜:“家里通了水,再也不用跑几里地拉水了。” 与王老汉一样,这几天,南方沟村的1000多口人都沉浸在期盼和喜悦中。村里的深井打成后,全村人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历史即将改变。村支书张子修正和几名干部张...
zzrb.zynews.cn/html/2014-07/24/conte... 2014-7-24

高皇寨村的变迁-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虽然合筑的寨没有完成,但未修好的寨墙仍然给高皇店的村民们带来了安宁,至此,不少村民开始认同“高皇店”这个村名对村子不利的看法,于是,经过村民商定将“高皇店”村改为了“高皇寨”村。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进入新社会后,高皇寨村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高皇寨村旧貌换新颜,环镇公路通入村内...
zzrb.zynews.cn/html/2008-05/13/conte... 2008-5-13

拆迁,为了重建更好的家园-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

早有耳闻小李庄的改造是二七区的范本,为了探询成功背后的秘密,记者采访了小李庄改造指挥部的李志宏主任,“小李庄的改造我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其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据他介绍,动员搬迁的那段时间,正赶上“五一”,他们日夜守在小李庄周围,害怕有村民违章建房,节日过后,政府很快成立了拆迁指挥部,部里共有300...
zzrb.zynews.cn/html/2007-09/19/conte... 2007-9-19

花园口镇 征迁群众分到安置房-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王令晖)7月20日~22日,惠济区花园口镇京水村1200余户征迁安置村民高高兴兴领到了新房的钥匙,这是花园口镇大庙、京水、东岗合村并城安置房回迁安置的现场。 花园口镇合村并城项目是郑州市政府31个合村并城试点计划之一。自征迁开始后,花园口镇党委、政府一直牵挂着在外漂泊的群众,...
zzrb.zynews.cn/html/2018-07/24/conte... 2018-7-24

村官韩长有的真本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新密市平陌镇平陌村与香山村,一个地处香山脚下,一个地处山上。近年来,在平陌村党委书记韩长有带领下,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演绎了富村带穷村的美好篇章,而韩长有被百姓称为有“真本事”的人。 平陌村下辖11个居民组,3789口人。2006年,韩长有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如今村里的耐材厂在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依...
zzrb.zynews.cn/html/2015-06/04/conte... 2015-6-4

“ 侯寨 ” 村名的由来-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

多年后,村民们为了纪念曾经被“封侯”的先祖郭子仪(曾任兵部尚书、兵马副元帅等,后被唐肃宗李亨加封为代国公、汾阳王等),就把村名“后寨”根据谐音改称为“侯寨”。从此“侯寨”村名被长期沿用。解放后,侯寨村为侯寨乡(公社)政府驻地,直到现在。
zzrb.zynews.cn/html/2007-10/14/conte... 20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