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372个

志愿服务温暖回家路-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每人2张,送外来务工者回家,还接着你们继续来郑州为郑州做贡献。”曹瑞娟介绍。这张“暖心卡”是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郑州公共交通总公司推出的,外来务工者在1月10日至2月18日的春运期间,凭这张暖心卡可免费坐郑州公交。 从国家文明城市郑州回家,也要把郑州的文明新风带回去。活动现场,郑州市妇联还为地铁...
zzrb.zynews.cn/html/2020-01/11/conte... 2020-1-11

春运客流为何年年攀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政府去年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务工者获得工资权利的保护,农民工能及时拿到工资。加上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企业不景气,农民工有时间、有资金回家过年,这是客流增长的又一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说。 “今年工资拿到了,单位活不多,正好回家过年。”在六里桥客运汽车站,一位候车的农...
zzrb.zynews.cn/html/2009-01/12/conte... 2009-1-12

来集镇:紧扣切入点 建设示范镇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让群众在增加 务工收入的同时,拥有一份永久性的财 产性收入.集中建设高标准的社区医 疗中心 ,对原中心社区各村的医护人员,医疗设施等进行重新整合利用,为 社区居民就医提供方便.加大教育投 入,投资 8000 多万元新建一处集幼儿 园,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为一体的教育 园区.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在每个...
zzrb.zynews.cn/page/1/2013-03/29/19/... 2013-3-29

图片新闻-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昨日下午,在中原区部分小学就读的69名贫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收到了共青团中原区委、区教体局送来的新春礼物——每人6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解决下一学期的学费,让这些进城务工者子女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zzrb.zynews.cn/html/2009-01/14/conte... 2009-1-14

饺子处处飘香 绿城满满有爱-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按照北方习俗,冬至要吃饺子,这一天的绿城,饺子处处飘香,绿城满满有爱。 爱心饺子送环卫工人 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和美丽。 冬至这天,团市委群众工作队煮了上百斤热腾腾的饺子,送给金水区南阳路街道办事处辖区的环卫工人。
zzrb.zynews.cn/html/2016-12/22/conte... 2016-12-22

图片新闻-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图片新闻 昨日,金水区花园路办事处戊院社区邀请医护人员来到辖区,为中老年居民、下岗职工、个体工商户、外来务工人员免费体检、进行健康指导。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zzrb.zynews.cn/html/2008-11/09/conte... 2008-11-9

民之利-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2013年年初,郑州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房合一”住房保障管理新机制。“十二五”时期,郑州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2万套(户),建成20多万套,5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到公租房政策。 如今,郑州努力打造“生态宜居郑州”,实现了三环内80%以上的污染企业外迁,生态水系加快建设,空气质量优良天...
zzrb.zynews.cn/html/2016-06/26/conte... 2016-6-26

踏实种地保丰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对于刘三海一样的种地“老把式”,照顾土地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他浇水的麦田,就是村集体托管的土地,有了集体这个“保姆”,他又亲自当“园丁”,心里更踏实。“3月浇足返青水,除草去虫保丰收。”刘三海说,“不误农时,是农家祖训,农田托管,是村庄新政,都是为了粮食丰收。” ...
zzrb.zynews.cn/html/2023-03/03/conte... 2023-3-3

(上接第一版)-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今天上午,局里的领导都来咱家慰问了!还带来慰问品,年货他们也帮我家置办了,俺厂为灾区生产的电缆已经运往灾区。家里的事你不用牵挂,有我呢!”2月5日中午,王革接到妻子的电话,这个刚强的汉子哽咽着,止不住流下了热泪。 除夕夜,王革守护在柴油发电机旁,认真监视着发电机运行情况。为了能让报社的记者把采写...
zzrb.zynews.cn/html/2008-02/16/conte... 200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