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115个

村官杨小周:<BR/>“当代愚公”劈山凿路引来幸福甘泉-郑州日报数字...

为统一全村干群思想,杨小周先后20次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杨家寨山北的冷沟和滴水沟寻找水源,先后6次聘请巩义市水利规划方面的专家到黄家山实地考察、论证、规划、设计。 在寻找稳定水源的过程中,杨小周不知摔了多少跤,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有一次差点摔下数十米的悬崖。
zzrb.zynews.cn/html/2013-01/09/conte... 2013-1-9

大事群众定 干群更和谐-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芝田镇益家窝村在监委会的监督下干了多项民心工程:村两委先后投资251万元,修主干道4.663公里;投资56.28万元,安装主干道路灯、游园照明灯100余盏;投资18万元建公厕4个;投资25万元建垃圾中转站1处,更新吃水管道、扩建了村卫生所、建成了文体娱乐活动中心、修水塔打机井一眼、修建日托幼儿园一处、对全村1000户进行了...
zzrb.zynews.cn/html/2011-06/25/conte... 2011-6-25

鲍俊卿:围着群众转 要干就干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但是路通了,却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村民生产、生活都不便。让鲍家村路灯亮起来成为鲍俊卿心中头等大事。当2013年4月21日晚上7点,全村路灯顺利通电照亮整个鲍家村时,鲍俊卿整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村民陈大爷更是高兴地说:“鲍家路灯亮堂堂,群众心里暖洋洋。”...
zzrb.zynews.cn/html/2014-03/26/conte... 2014-3-26

重访昔日战场 喜看幸福家园-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员涌入郑州,位于城郊接合部的老鸦陈村也涌入了大量的外来租房人员,全村19个村民组16500多村民,最多时外来人口竟多达20多万,逐渐成为我省最大的一个城中村。 老鸦陈村于2015年10月开始启动“城中村改造”征迁工作,征迁后的老鸦陈村为城市建设腾出了大量空间。
zzrb.zynews.cn/html/2018-10/22/conte... 2018-10-22

冬日探访栗林村-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13岁跟着皮定均司令当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回乡。当年跟随共产党南下当兵的,现在全村就剩我自己了。”80多岁的革命军人张炳奎的家就在纪念碑旁,他因年事已高,时而糊涂,但仍能记起当年抗日的事。 张炳奎回忆,当时父亲听说共产党要在当地建立政权,把自己住的三间草房让了出来,成为密南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父...
zzrb.zynews.cn/html/2014-12/10/conte... 2014-12-10

郑州有个武术村-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到了近代,村民贾召宣、李国华都曾担任过国民党的武术教官。新中国成立后,贾召杰召集了全村有威望的老一辈习武人,集中力量发挥余热将武术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贾松安是贾召宣的孙子,从小跟爷爷练功,很多村民闲暇时都爱到他家里耍耍。贾砦村党支部看到村民喜欢武术,就想把村民召集起来习武健身,他们自发组成了一个贾寨村...
zzrb.zynews.cn/html/2012-02/20/conte... 2012-2-20

“金”色乡村涌春潮 “水”光潋滟郑晴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行试点,2019年底,马渡村党委打响了美丽乡村振兴“第一枪”:实施强力推进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完成全村154处、2.3万平方米建拆除和积存垃圾清理。 之后,战役连连,“役役”生辉。村党委向全村发出“美丽乡村路上 我们同行”的倡议,掀起了一场以整治庭院卫生、墙体立面改造、门头牌匾规整等为主要内容的“...
zzrb.zynews.cn/html/2021-04/29/conte... 2021-4-29

硕士“村官”靠种红薯改变家乡-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今年,这河寨村一些村民开始在周边村承包土地种植红薯,收后卖给村里加工粉条。全村在外村承包土地达1500亩,最多的一个人承包了400亩种植红薯。 周边村的一些村民从这河寨村买回红薯苗自己种,红薯由这河寨村收购。这河寨村的红薯种植已辐射周边20多个村,总面积达1万余亩。正在采访时,有一位邻县的小伙子风尘仆...
zzrb.zynews.cn/html/2008-08/26/conte... 2008-8-26

“吃亏支书”的治村之道-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0200元,村级集体收入从12年前零起步,达到60万元。富裕起来的村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整治居住环境,规划居民新区,盖起了套居楼房,有60户农民住进楼房。作为新村的配套设施,刘建设再次捐资200万元,建成容纳1000多人的河屯剧场。
zzrb.zynews.cn/html/2011-07/01/conte... 2011-7-1

政府免费发树苗农民种树热情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本报讯(记者 刘俊礼 文/图)昨日,记者在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看到,该村村民争相领取由政府免费提供的速生杨树苗,全村出现村民抢树苗、抢种树的局面。 昨日上午10时,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村民史宝华将一捆一捆的杨树苗搬上自己开来的农用三轮,树苗有他家的,还有邻居家的。史宝华家有四亩地,按照每亩约种75棵...
zzrb.zynews.cn/html/2008-03/06/conte... 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