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220个

积攒光荣 深藏梦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老旧的军用水壶,火炮瞄准镜,军号,军车,马克沁重机枪弹箱……这些中国近代战争时期的军用品年龄都超过了半个世纪,这些古董摆在记者眼前时,仍旧让人感受到那段战火纷飞时代的粗犷气息。历经二十多年的收藏,曹发根的房间里积攒了上万件军品,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军品收藏馆”。
zzrb.zynews.cn/html/2011-07/31/conte... 2011-7-31

幸福密码-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鞍钢工人郭明义, 20年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被誉为“当代活雷锋”。他的体会是: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因而,一个锦衣玉食要啥有啥却不感到幸福的人,不妨去做些善事,修...
zzrb.zynews.cn/html/2011-05/21/conte... 2011-5-21

郑州“好军嫂”荣登“中国好人榜”-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梅竹先后被信阳地委、行署,郑州市和河南省评为“拥军模范”“学雷锋标兵”“三八红旗手”“郑州市文明市民”“郑州市好军嫂”“郑州市十大优秀青年”,她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武警报、河南电视台、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zzrb.zynews.cn/html/2016-05/17/conte... 2016-5-17

中秋前夕 祖孙三代志愿者暖心大团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中秋节前夕,昨日下午,在郑大五附院的病房里,上演了一场让人泪目的祖孙三代志愿者的别样团圆。 她,84岁,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郑州市老年雷锋团”创始人,郑州志愿服务队伍中的白发祖母——左春秀。 他,37岁,郑州市优秀志愿者、郑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爱心织女团”的发起人,郑州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
zzrb.zynews.cn/html/2018-09/22/conte... 2018-9-22

历久弥新中华魂 激励亿万追梦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正如一条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连接起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 带着开辟天路的豪情,青藏铁路穿梭于世界屋脊之上;带着探寻月宫的浪漫,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
zzrb.zynews.cn/html/2019-09/30/conte... 2019-9-30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赖斯为一位老太太领路,被冠以“不起眼的美德”,收获的是一国之国务卿;我们的道德模范郭明义、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虽然他们为百姓做的好事要比赖斯多得多,但他们则是幸福而快乐地生活在群众之中。所以说,讲究美德,更注重一个人的细小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教子育人的文化传统。看来中美两国虽然价值观差异很大,但是在对...
zzrb.zynews.cn/html/2012-07/24/conte... 2012-7-24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无标题 近日,上街区中心路街道办事处桃源社区党支部组织辖区老党员、退休干部志愿者开展了“学雷锋清洁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修剪绿化带内的草坪、树枝,并对绿化带内的垃圾进行集中清扫。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摄
zzrb.zynews.cn/html/2016-08/25/conte... 2016-8-25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随着年龄的增长,墓地去过多次,或送领导,或送同事,或送长辈,或送亲友,墓志铭看过不少,总体感觉是,文采不多,好话不少,言过其实之词甚多,像这样定论,好像个个都达到了雷锋、焦裕禄同志的境界。有人说“死者为大”,有人说“对死者要宽容,人都死了,多说点好话没关系。”我倒不这样看。人死了,事实没有死,...
zzrb.zynews.cn/html/2010-04/07/conte... 2010-4-7